• 15阅读
  • 0回复

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总参谋部机关干部系统学习经济理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3
第3版()
专栏:

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总参谋部机关干部系统学习经济理论
本报讯 最近,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关干部在回顾一年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情况时,有一条共同的体会:只有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真正懂得党的现行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才能把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在科学认识和高度自觉的基础上。
总参各级党委从1980年起对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首先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他们把这项工作作为拨乱反正的迫切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措施。
去年一年,总参各级党委举办了229期读书班,轮训了72%的团以上干部;读书班以外的机关干部,坚持每周半天学习的制度。学习中,大家强调把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在科学认识和自觉的基础上,用党的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大家的思想引导到同心同德建设四化、保卫四化的轨道上来。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广大干部进一步认识到进行四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志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分析了林彪、“四人帮”出于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目的,破坏生产关系和管理制度,乱割“资本主义尾巴”,大搞“穷过渡”,把发展生产诬蔑为“唯生产力论”,把按劳分配诬蔑为“扩大资产阶级法权”,把提高人民生活诬蔑为“修正主义”、“福利主义”等等假社会主义的言行。这使大家认识到:我们不能把林彪、“四人帮”那套东西误认为是社会主义,也不能把假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不优越,更不能把工作指导上的某些失误造成的暂时困难,看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问题。许多老同志联系亲身经历指出:中国革命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资本主义的路,过去有人走过,不但没有走通,而且更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搞中国式的现代化,只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只要我们坚持党的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一定会取得更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一定会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广大干部认识到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积极的,是一个有远见的战略决策。同志们说,从主观愿望来讲,谁都希望快一点、早一点实现四化。但是,不能用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经济建设象打仗一样,有进攻也有退却,暂时的退却,是为了以后的进攻。经过十年动乱,我国的经济好比大病初愈,不医治调理,恢复元气,就要它跑步前进,这是不可能的。从眼前看,慢一些,但从长远看,是会快起来的。同志们还表示,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是共产党员,想问题和办事必须从大局出发,当动力不当阻力,体谅国家的困难,为党分忧,精打细算,勤俭建军,为实现调整、保卫四化多作贡献。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干部们懂得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现行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同志们认为,衡量党的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不能不加区别地以领袖有没有说过、过去有没有干过、有没有批判过为标准。许多同志说,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往往认为所有制形式越公越好,怕小不怕大;经济管理越集中越好,怕活不怕死;在分配上越平均越好,怕富不怕穷。这些认识是违背经济规律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三中全会以来的事实说明,经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决心是大的,步子是稳的,试点的效果是好的,对调整工作和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起了好的作用。那种认为在所有制形式上实行放宽政策就是“走回头路”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钟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