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制定药材收购指标要考虑保护药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5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制定药材收购指标要考虑保护药源
从阳曲县近两年的药材收购中可以看出:有的地方的群众采集药材不受限制,滥挖滥刨,严重破坏了野生药源的衍续繁生,药源面积逐渐缩小,有些药材有枯竭断种的危险。
1979年,这个县收购药材达180,246斤,而1980年却只收购了30,380斤。除去一些药材因库存量太大,去年未予收购外,问题就在于药源少了。1979年,国家下达黄芩收购指标是一万斤,收购了30,583斤;知母收购的指标是2.8万斤,收购了29,450斤。1980年,黄芩指标为二万斤,只收购到6,224斤;知母收购指标是2.6万斤,仅收购到6,554斤。卖药材的群众说,村子附近的黄芩、知母已经挖光了,采药要去偏僻的山林。因为采药的人多,山上的黄芩、知母也不多了。
基层收购人员看到药源遭到破坏,有时向群众强调一下要注意保护;可是一看到国家下达的指标,为了完成任务,还是说“多多益善”。这就助长了滥采滥刨。所以上级有关部门在下达收购指标时,既应考虑市场销售情况,更要掌握各地药源情况,从全盘、长远着眼,统筹安排。
山西太原市阳曲县医药公司 牛荣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