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再谈记者的苦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5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再谈记者的苦恼
编者按:《也谈记者的苦恼》一信已发表九个月了,但信中反映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现在张文直同志再次来信,要求尽快妥善解决鸭口煤矿的问题。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引起注意,实事求是地解决这个问题。
1980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写的《也谈记者的苦恼》一信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仅我个人收到的干部和群众的来信,就有50件之多。他们勉励我丢掉苦恼,继续同官僚主义作风作斗争。
可是,这封信在我们陕西省却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我是《陕西日报》驻铜川市的记者,经常在百里矿区采访。这里的许多同志问我:“王福顺有这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得不到处理?”当地的一些负责人提出:“《人民日报》登了你的稿件,你们《陕西日报》为什么不转载?王福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去年5月6日,西北五省、区在兰州市举行新闻讨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一位同志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当然,《人民日报》刊登了,省报转载不转载都无关紧要,关键是要解决问题。
如果说我们省里不愿意解决鸭口煤矿党委书记王福顺的问题,恐怕也不是这样。去年《人民日报》刊出我的信之前,寄清样给我们陕西省委征求意见时,省委、省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中,就有六位作了批示。省经委主任张铁民在3月17日批道:“王福顺同志‘三不下楼’事,清查中搞逼供信事,以及不处理卡罐事故,而后去看戏,这些都是实在的。我了解核实后都曾给上级作过报告。”副省长何承华3月19日批示:“按铁民同志所说,王福顺的几个主要问题均属实,如此,就不光是发表这篇稿子的问题了,而应该将王的问题交纪委处理,借以整顿党风党纪。”主管省纪委工作的省委书记严克伦在3月23日批示:“同意公开发表此信。请以铜川市委为主,省煤炭局党组、省委纪委派人参加,彻底查处王福顺同志的问题。”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在报纸刊出文章的第二天,批示:“这件事,省委纪检委和铜川市委应当查清真相,加以处理。”
然而在报纸刊出《也谈记者的苦恼》一文后,铜川市委纪委曾多次打电话给省有关部门,也没说不解决;可是,却以种种理由推辞。现在,时间已过了八个月,问题仍然不得解决,这在整个铜川市和我省煤炭系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有人就说:“报纸登了管啥用?你记者苦恼有什么用?”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有什么苦恼可言?我把鸭口煤矿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报道出去了,解决不解决问题,那是省里的事,与我个人的关系并不大。可是,听了干部和群众的呼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向党和人民负责,不把这件事报道彻底就是失职。为此,我再次向你们反映。希望借助贵报,能使鸭口煤矿的问题尽快得到妥善解决。搞四个现代化,时间是实在耽误不起啊!
《陕西日报》记者 张文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