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首都知识分子现状的调查说明:还要继续纠正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7
第4版()
专栏:

首都知识分子现状的调查说明:
还要继续纠正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偏见
首都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落实党中央关于首都工作方针的四点建议,把首都建设成为第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最近,记者对首都知识分子的现状作了一些调查。各方面提供的情况表明:粉碎“四人帮”以来,经过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推翻“两个估计”,平反冤假错案等大量工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工作有劲了,敢于讲话了。但是,许多单位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不能说已经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蕴含着的智力也还不能说已经充分地挖掘出来。影响他们发挥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对知识分子仍然抱有不同程度的政治偏见,总认为他们政治上不大可靠,思想上问题很多,不把他们当作自己人。
知识分子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据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不仅是人民群众中科学文化水平最高的一部分人,而且觉悟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这表现在他们拥护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比一般人更为解放,工作上有责任感和事业心。许多知识分子十分珍惜时间,下班后回到家里,也坚持学习、写作、备课、批改作业,总想为国家多做点事。他们当中搞不正之风的和违法乱纪的也比较少。当然,有些人思想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党组织有责任热情地帮助他们继续进步。
尽管广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工作上、纪律上的表现是好的,但是,不少单位还是把知识分子看作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有个大学统战部门的同志提出要切实解决知识分子的实际困难,有的领导同志就斥责他:“你还是站在他们那一边,为什么这样为他们使劲?”有个县在套改农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时,有的领导干部就说:“这太便宜他们了,又想当农艺师!”还有些单位的领导对知识分子总是百般挑剔。知识分子提点意见,就说他们“翘尾巴”。话说多了,说他们“夸夸其谈”;话说少了,又说他们“阴”。
不把知识分子当作自己人,还表现在一些应由专家作决定的事,不放心让专家去办。市科委一位干部以评定技术职称为例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规定,技术人员的职称应由评定委员会评而定之,而且评委会是党委批准成立的,本该有职有权。但是,实际上不少单位还是党委的一些同志说了算,评委会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由于思想上不把知识分子当作自己人,一些单位提拔知识分子干部的阻力很大。有些工厂大专毕业的技术干部很多,但领导干部中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很少。有的职工反映说,我们厂的领导干部只相信和提拔自己的“师兄弟”,不大信得过知识分子。
对待知识分子的政治偏见,不仅领导干部中有,而且在一般行政干部和职工群众中也有。例如,在工厂企业里,后勤人员为生产第一线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学校、医院、科研、出版等单位,一些后勤人员却不愿为第一线服务,认为这是“伺候”知识分子。由于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解决,工作上也就不能很好地为业务工作着想,许多具体事务只得由教师、医生、科研人员自己干。有个大学修理温室,要教授自己骑自行车去买玻璃。有的大学的教师编出教材后,要自刻蜡版,自己油印。这实际上分散了知识分子从事专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由于对知识分子仍然抱有政治偏见,许多单位不注意在可能范围内照顾知识分子的利益,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到了一些基层单位,也往往打了折扣,影响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北京市一些从事知识分子工作的同志指出,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偏见,说明长期以来对待知识分子的左倾思想的影响至今仍相当严重。他们说,多年来,我们许多同志不把知识分子当作国家的主人,仅仅看成是“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许多知识分子实际上成了打击对象。粉碎“四人帮”以后,虽然党中央一再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没有破除左倾思想的影响,对知识分子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不认为知识分子是四化建设的依靠力量。因此,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不仅要从理论上,而且要从实际工作上继续肃清左倾思想的影响,消除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偏见。
本报记者 邵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