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来自家乡的鼓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8
第2版()
专栏:通讯

来自家乡的鼓舞
解放军某部十一连战士谢新江,不久以前在年终总结中受到了连的嘉奖,并且被树为连队学雷锋的标兵。小谢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进步时,感动地说:“我能取得一点成绩,是与家乡政府给我的鼓舞分不开的。”
小谢是1977年入伍的老战士,在部队一直表现很好。党的三中全会以后,他的家乡——河北省赵县沙河店公社谢家湾大队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小谢家有三口人,父亲已75岁,母亲年过60,双目失明,大哥是先天性的呆傻,母子生活不能自理。想到这些,小谢有了后顾之忧,学习、工作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去年九月,小谢回家探亲。一进家门,看到新添的家具,刚买不久的收音机,还有新被子、新蚊帐,再看看那眉开眼笑的父亲母亲,小谢又惊又喜,问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父亲高兴地对儿子说:“去年大队进一步落实了党的优抚政策,对咱们家优待了2,600个工分。同时,生产队为我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劳动,每天保证9.5分。咱们家又搞了副业,喂了猪,养了鸡。这样全家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变化,1979年年终分配时,除还了帐,还分了260元现金,家里第一次有了110元存款。今年预计还能分200多元。”最后,小谢的父亲还对他说:“你母亲正张罗着盖房,准备给你找媳妇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甜啦!”
小谢对家里放心了,回到部队以后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他是老战士,平时热情地帮助新战士;班长、副班长不在时,还主动地负起责来,或是组织大家学习,或是带领同志们施工、训练。有一次,小谢生了病,可是他瞒着大家,照样坚持训练和施工。小谢写信向爸爸妈妈表示,一定要安心服役,为部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实际行动感谢家乡政府对子弟兵的关怀和鼓舞。
梁晓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