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上马台茶场一年翻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8
第3版()
专栏:

上马台茶场一年翻身
湖北省广济县太平公社邢元大队有个上马台茶场,过去多年亏损,1980年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用经济手段管理生产,一年改变了落后面貌。这一年,这个茶场的总收入达到18,200元,比上一年增长55%;每人平均纯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10%。
上马台茶场有400亩茶园,32名职工。过去,这个茶场实行“劳动在场,分配在队”的管理办法,记的“大概工”,吃的“大锅饭”,茶场年年亏本,虽然换了几任场长,仍然改变不了亏损局面,直到1979年底还亏损1,200元。
1980年开春,大队把这个茶场的分配办法由“劳动在场,分配在队”,改成“劳动在场,分配在场”,同时大队和茶场签订了承包合同,实行全奖全赔的责任制。茶场有了经营自主权以后,首先由群众民主推选一位善于搞经济核算、有管理才能的社员苏善维当场长。他带领群众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山多、土好、气候适宜等自然优势,除经营茶叶外,还发展柑桔、黄花菜等经济作物。全场建立了两个采茶组,两个茶叶加工组,一个后勤组,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技能高低,合理使用劳动力,做到人尽其才,各显其能。茶场把主要经营项目下达到组,分别包干,统一管理,按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三天一公布,按季结算奖赔。这个计酬方法实行后,社员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促使生产得到发展,收入增多。去年第一季春茶总收入达8,250元,比1979年同期增加2,575元。年终结算,全场99%的社员都得了奖。十八岁的采茶姑娘杨水姣,过去两年在茶场所得的劳动报酬只有170元,去年一年的报酬加超产奖达到350元。
人们说:上马台茶场上马奔驰了。
(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