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一个热心办教育的党支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9
第3版()
专栏:

一个热心办教育的党支部
上海奉贤县四团公社夏家大队有一所民办小学和幼儿园。原来学校条件很差,处在工厂、牧场、商店的包围之中,一无围墙,二无校门,行人车辆自由出入;教室长期失修,下雨时水漏满地,还常被大队占用,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从一九七九年起,大队党支部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为办好学校做了许多好事,使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大队为学校砌了围墙,填平了操场,建造了水泥路和厕所,栽种了花草树木。同时整修了教室,装上日光灯,解决了校舍漏雨和光线不足的问题。大队还规定,不准任意占用校舍场地,影响正常教学。
二、对一百多名在校生实行免费入学。
三、大队为幼儿园配备了三名教养员和一名勤杂工;还建造了厨房,添置了课桌、床位、餐具。
四、大队为教师添置了公用自行车。有的教师买菜不便,由大队供应。
五、大队坚持抓好扫盲工作,还办起了业余中学。业余中学学生的入学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夏家大队党支部这样重视、关心教育,是与党支部书记张仁刚同志分不开的。张仁刚是不到三十岁的青年,对教育很有见识。他认为,大队花了大量资金,办养猪场、小工厂,搞基本建设,为什么舍不得花一定的钱办好“养因场”(学校)。大队拿一定的资金支持学校,把教育工作搞得好一点,受益的也是我们大队群众。他还认识到,今后大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就要看对下一代教育得怎么样。一年来,大队党支部和队委会为办好学校,专门召开了三次会议。张仁刚还经常到学校找教师聊生活和工作。每学期开学,他都出席学校的大会,对学生提出希望。他要求社员尊重教师,支持学校的工作。现在,这个大队已树立起尊师的好风气。(附图片)
八十高龄的共产党员汪琪对教学和学校领导工作有丰富经验。自1978年担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顾问以来,经常到教室听课,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新华社记者 顾德华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