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仰光在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9
第7版()
专栏:缅甸通讯

仰光在前进
龚沪生 王秀庚
今天的缅甸首都仰光,是一个充满东方色彩的热带城市,这里绿树婆娑,芳草如茵,没有摩天大楼,没有现代化都市通常难免的交通堵塞与令人心烦的喧嚣。金碧辉煌、反映缅甸人民历史文明的大金塔仍然是这座城市中最雄伟壮丽的建筑物。人们的穿着也依旧是传统的纱笼与拖鞋。可是,仰光自有它的变化。独立后,尤其是近几年来,仰光在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文化方面迈出了稳健的步伐。
电信事业的发展
近两年,仰光出现了几座引人注目的新建筑,东北郊的卫星地面站、市区的国际电讯中心和去年建成的北郊电视发射塔。
缅甸卫星地面站和国际电讯中心在1979年2月启用。这个地面站通过印度洋上空的通讯卫星,可以随时直接或间接地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通电报、电传和长途电话,联络迅速,信号清晰。这使缅甸同国外的电讯联系大为加强。随着卫星地面站的建成,缅甸政府把国内五条长途干线改成了微波线路。这样,仰光和其它八大城市之间就可以直接拨号通话,而无需经过长途台接线员转接。这些城市还可以直接收发国际电报。
石油生产的新水平
仰光河畔的丁因炼油厂有一条“长龙”向北蜿蜒而去。它或跃出地面,或钻入地下,或潜伏水底,在穿过勃固河后径直把“龙头”伸向缅甸著名的石油产区——敏巫镇的曼油田。这条“长龙”——从1976年开始修建、1979年3月建成的全长286英里的输油管道,把缅甸最大的油田和最大的炼油厂有机地连在了一起。
缅甸石油工业是七十年代大大发展起来的。到1975—1976年度,缅甸国产原油已能满足本国炼油厂的需要,停止了原油的进口。接着,缅甸政府又着手改善原油的运输。敏巫—丁因输油管建成后,大大促进了缅甸的石油生产。1979—1980年度缅甸生产原油1,160万桶,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了72万桶。缅甸目前没有能源危机,仰光市场上的石油产品价格一直比较稳定。现在一加仑汽油价格约为零点五三美元,与周围国家相比是最便宜的。
高产稻谷的模范
仰光市位于缅甸主要稻谷产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东部。它的市郊和周围一些镇区组成的仰光省同勃固省、伊洛瓦底省一样是缅甸的“粮仓”。
缅甸农林部在全国推广高产稻谷计划之前,于1975—1976年度选择仰光省岱枝镇区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试点工作成绩显著,在348英亩的土地上,稻谷单产由每英亩的33箩(每箩合20.9公斤)提高到99箩。这个试点的经验在各地逐步推广,现在全国有72个镇区已全部推行高产稻谷计划。1979—1980年度全国稻谷总产量达到5.1亿箩(约合1,050万吨),每英亩平均产量达到46箩。
维护民族文化传统
从185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下缅甸直到1948年缅甸独立,仰光一直是殖民当局的首府。那时仰光充斥了所谓的“西方文明”,而民族文化却饱受摧残。
在吴奈温总统的领导下,缅甸政府取缔了赛马、赌博、娼妓、舞厅和夜总会。
缅甸政府规定缅语为官方语言,取代过去的英语。在仰光大学等高等学校里,缅语教学大为加强,不少学科都用缅语教授。
近年来,仰光还用缅文编辑出版了15卷百科全书和缅甸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缅语大词典。
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舞蹈,仰光的文化部门注意培养年轻的人材,还成立了两个艺术团经常在仰光或到外地演出。1978年,缅甸文化舞蹈音乐团到中国演出,节目鲜明的缅甸民族风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新华社)(附图片)
缅甸故都——曼德勒 王秀庚摄(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