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迎着风浪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9
第8版()
专栏:

迎着风浪上
王仲方
风浪来了,怎么办?
惊慌失措,被风浪卷没,是一种态度,一种结果。
勇敢沉着,迎着风浪上,是另一种态度,其结果是战胜风浪,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在生活和斗争的道路上,我们都曾经遇到过许多次风浪。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有两次。
一次是1934年,我还是个少年。这一年中秋节过后,我从杭州乘船去闻家堰(钱塘江边的一个小镇)。下午开船的时候,天有点阴沉,但江上风平浪静。过了六和塔快要转弯了,船上的人们忽然惊呼:潮来了,潮来了!我向船后看去,只见钱塘江口一排横断江面的潮水,排山倒海,万马奔腾,从天而降,浪乘风,风推浪,气势真有些吓人。乘客们惊慌地议论着。有的主张赶快靠岸避开潮头,有的主张加足马力抢在潮头前面绕过江湾,有的埋怨不该乘坐这班船。我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风浪,不知道该怎么才好。
正在这个紧要关头,只见船老大迅速掉转船头,竟然迎着潮水开去。一会儿小船冲进了大浪,潮头一下子把船举到半空,又把它压向浪窝,潮水拍击船舷,打湿了乘客的衣裳。大家都屏住呼吸,有的闭着眼睛。只听见浪潮呼啸,好象机器都不响了。我又紧张又好奇地看着船老大,他沉着地把握着小小的舵轮,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汹涌的潮水,时时拉一下机器舱的铃子,让机器开足马力,迎着风浪上,上,上!
谁见过浙江潮,都会为它磅礴的气势而惊叹,它好象要压倒世间的一切。可也奇怪,这样盖世的大物,竟然被这只无所畏惧的小船压倒了。小船越过了潮头,把风浪踩在脚下,昂首挺胸地走了一段,然后响了几声汽笛,宣告自己的胜利,转过船头,踏着余波,安然走向目的地。
又一次是1941年,我在延安迎来了新的一年。元旦过去不久,突然传来了“皖南事变”的消息。人们大吃一惊,纷纷议论。有的大骂蒋介石背信弃义,主张立即跟国民党决裂。有的埋怨项英同志,把皖南新四军引到了死路。有的预感大事不好,恐怕延安呆不久了,闷着头打草鞋,准备第二次长征。蒋介石则洋洋得意,左一个电报,右一个命令,气焰之高,简直不亚于浙江潮,想把中国共产党一下子压倒。
怎么办,怎么办?全中国,全世界都望着延安。延安的人们都望着杨家岭。党中央、毛主席就在杨家岭。深夜,许多人睡不着觉。我站在大砭沟的山头上,望着延河对岸的群山,从宝塔山到清凉山,从清凉山到杨家岭,几乎所有的窑洞都闪着灯光,许多人也同我一样在焦虑着。蒋介石欺人太甚,这一刀砍得这样凶,难道我们就这样算了吗?可是现在国共分裂,抗战变成内战,历史不是要倒退吗?这个时候,我猛然觉得浸沉在黑夜中的群山,以及山腰一排排灯光,真象一艘装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大船,如今狂风巨浪正包围着它,冲击着它。这忽明忽暗的窑洞的灯火就好象大船在风浪中颠簸摇晃。我久久注视着杨家岭,我们这艘大船的船头。那里的灯光更加明亮,电台的马达在深夜里听得更响。党中央、毛主席正在开紧急会议,决定着中国的命运,大船的航向。
果然,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任命陈毅同志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同志为政治委员。号召全军为保卫民族国家,坚持抗战到底,防止亲日派袭击而奋斗。
1月22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对新华社发表谈话,向全中国、全世界揭露国民党蒋介石破坏抗战,发动内战的大阴谋,严重警告他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仔细自己的脑袋。并且代表全中国人民大众提出了十二条正义的要求。
这两个文件正气凛然,气势磅礴,压倒一切风浪。
啊!党中央、毛主席率领我们迎着风浪上!
全党振奋起来了,全军振奋起来了,全国人民振奋起来了,全世界的朋友们振奋地看着我们。中国革命的大船,冲破狂风骇浪,迎来了胜利的新局面。
如今,已是1981年了。
建国三十一年以来,我们这艘大船,又经历过许多风浪,也遇到不少暗礁,走过几次弯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拨正了航向,如今正在走向四个现代化的远方。在这次远航中,我们一定还会遇到风浪,甚至狂风巨浪。忧心忡忡吗?惊慌失措吗?怨天尤人吗?不。
怎么办?迎着风浪上!
十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勇敢沉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战胜任何风浪,迎来一个一个新的胜利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