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把小城镇建设得欣欣向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03
第1版()
专栏:社论

  把小城镇建设得欣欣向荣
在我们广大国土上,数万个小城镇星罗棋布。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它们建设得欣欣向荣,将使我国万里长空繁星闪烁。在我国农村日益兴旺的形势下,加强小城镇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条件越来越有利。抓紧建设小城镇,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是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非常符合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情。这是一件大事,已成为改善国民经济建设布局,活跃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促进城乡交流,控制大城市规模,解决劳动就业等问题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我国现有一百一十多个小城市,有三千二百多个镇或未设镇建制的县城,还有五万多个公社所在的农村集镇。解放以来,这几万个小城镇的建设不断有所发展,其中多数已经初步成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在十年浩劫期间,小城镇总是被看成“资本主义活动最猖獗的地方”、“阶级斗争的死角”,被列为限制、改造的重点,甚至出现“商店关门,街上无人”的现象。大多数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破坏和阻碍,不少城镇冷冷清清,败落不堪,无法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本体现不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农村政治局势安定,经济形势活跃。广大农民日趋安居乐业,要求进一步改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这样的发展形势,要求小城镇更好地发挥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小城镇大有发展前途。小城镇的工业可以和大中城市联营协作,接受产品扩散和来料加工任务,为大工业生产配套零部件,为城乡生产大批日用品,承担大量外贸出口任务,并借以提高本身的技术装备水平。小城镇的支农工业和加工工业,在统筹安排下,还可以发展和改造,就近生产更多的质好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加工和销售大量的农副产品,促进农工商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小城镇是农村集市贸易的主要场所,办好商业和手工业,办好饮食、旅店、成衣、理发、沐浴、照像、修理、旅游等等服务行业,不但可以广开商品流通渠道,促进城乡物资交流,而且可以大大方便农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小城镇一般是当地重点中小学、医院、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农业科学站的所在地,继续把这些事业办好,对于整个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科学知识的普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都可以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把小城镇建设好,是农村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新农村和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的工业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大中城市。据1978年统计,38个大城市集中了全国53%的大中型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5%。工业过分集中,城市人口膨胀,带来了用地、用水、能源、交通、住宅、物资供应、生活福利等一系列不易解决的问题。为了避免大城市的畸形发展,抓好数量众多的小城镇的建设越来越重要。那里有各种可供选择的地理、资源条件,扩展的余地很大,不但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合理布局,而且可以开辟城乡人民劳动就业的广阔天地。据初步估算,到本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一亿以上;城市职工也有数以千万计的子女要就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待业青年,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进入或留在大中城市,不可能也不必要无限制地扩大国营企业安排他们。如果现有的五六万个小城镇,平均各吸收2,000人,就可以提供一亿多劳力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好了,有了逐步完善的商品供应、居住条件、卫生设备、文化福利等设施,而且环境优美,清洁卫生,空气新鲜,交通又便利,就会成为农民活动的中心,也会吸引大中城市许多待业青年、科技人员、教育人员和职工高高兴兴前来安家落户。可见,发展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今后解决劳动就业的主要出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部署。
小城镇的建设,要认真执行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的地理、资源条件、发展历史和原有基础,制定一个量力而行、切实可靠的规划,切不可搞高指标、瞎指挥,不能贪大图快,盲目发展。从一个地区来看,要合理确定工业和小城镇的布点,注意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从城镇本身来看,要做到工业构成比例得当,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重点工业与一般工业相结合,生产建设与生活设施相结合,使各项建设协调发展。
小城镇建设主要依靠发展集体经济和集体福利事业。小城镇的建设规划的实施和实现,无论从近期或者远景来考虑,都不能寄希望于国家大量投资发展国营企事业,而要以地方自己的力量和集体经济的力量为主,多办集体性质的工业、商业、手工业和服务行业,允许和鼓励多种多样的个体经营。同时要提倡和组织城镇职工、驻军、学生和居民参加绿化、修路、卫生等经常性的义务劳动,适当用劳动积累的方式建设小城镇。过去,一到农忙,城镇停工、停市、停学下乡支农,顾一头,丢一头,实效不大,并不为农村所欢迎。这种做法应当改变,在农村实行和健全各种生产责任制以后,就更没有必要了。八亿农民的集体经济和几万个小城镇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措施,保障小城镇集体企业、集体手工业、集体福利事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尊重他们的自主权,不搞一平二调,不刮“共产风”,各种潜力就可以充分调动出来,日益发挥巨大的作用。全国各地区、各县市要把建设小城镇的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发挥当地优势,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来好好建设小城镇。全国广大农村要从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小城镇的建设。
目前,许多小城镇有中央、省、地、县、社许多单位,机构多,矛盾多,往往各自为政,很不利于建设。这就要求加强统一领导,搞好统筹规划,使建设工作能够收到经济、技术、环境等方面良好的综合效果,创造居住、劳动、交通、学习、休息、娱乐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的良好条件。希望各地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逐步把小城镇建设得兴旺发达起来,成为光明灿烂的社会主义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