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这是多么好的战士——记基建工程兵驻京某部指战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04
第3版()
专栏:

  这是多么好的战士
  ——记基建工程兵驻京某部指战员
新年前夕,在北京市二环路北半部正式通车的时候,记者访问了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驻北京的一些部队。
一走进某部一个连队的营区,就感到有些吃惊:这些常年从事基本建设工作的战士们,自己竟是住着这么一些破破烂烂的木板房子,简直连临时搭起的防震棚都不如呢!到屋里一看,到处都是窟窿眼;再看看床上,每人也不过都是一床四斤半重的小薄被子。我们不禁问几个战士:“这晚上可够呛吧?”他们笑着说:“前半夜压一件大衣还可以;后半夜炉火一弱,就有点吃不住了。”年已四十多岁的老连长徐进亭对记者说:“基建工程兵连队的房子,好多都是这个样子。你如果注意观察,沟壕边、地铁旁、围墙外、楼房下,哪个房子破,那差不多就是基建兵住的。”他说这话时,一点儿没有怨气,话音里倒带有几分光荣和自豪的神气。他们就是住着这些夏天漏雨、冬天透风的棚子,每天早出晚归,为首都人民修建高楼大厦、公路桥梁、地下铁路的。这是多么好的干部!这是多么好的战士!
记者走访这些部队,每次都听到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
那是去年8月,骄阳如同火烘。某营的指战员们正在东直门立体交叉大桥桥头铺设沥青路面。炎夏酷暑,人们在室内静坐,还要不停地挥扇擦汗,而我们的战士们却要在摄氏一百多度的沥青路面上施工,那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刚烧化的沥青,烟薰火燎,炽热灼人,令人窒息。紧张劳动着的指战员一任汗水似雨水般往下流淌,谁也顾不上去擦一把。战士李新国负责摊油搂平工作。只要沥青一倒在路面上,他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去,迅速扒开摊平。每干一阵,他都要跳出路面,抄起茶缸,咕咚咕咚灌上几缸子凉开水。只见他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干地方,一件扎在腰间的背心里,鼓鼓囊囊存满了汗水,高统雨靴里也灌了两筒子。他哗啦哗啦地把汗水倒掉,抽空跑到自来水龙头下面冲一冲身子,又跃上滚烫的沥青路面干起来。别人要换他下来休息一下,他却坚持不肯。
岂止铺设沥青路面的战士是这样子。有人曾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在整个伏天,所有紧张施工的基建工程兵战士,平均每人每天要喝四十多斤水,却很少排泄小便——这就是说,他们一天要出四十斤汗啊!一些“爱干净”的人有时从战士身边走过,竟然还要掏出手绢捂着鼻子,据说是怕汗臭味。他们哪里知道,我们的战士为了加快首都的现代化建设,常常连换洗衣服的时间都很少哇!
人们走在宽广而光滑的马路上,一定会感到格外心情舒畅吧。可是,也许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的战士是以怎样惊人的毅力来修这马路的。单说抹路面这一项工作吧。要把已经灌注好的混凝土路面抹平,人是不能直接踏在上面的,必须始终蹲在一条木板上,低着头,弓着腰,探着身子,手持瓦刀,来回不停地抹着。战士们一蹲就是三四个小时,腿蹲麻了,腰弯疼了,手脖子也肿了,依然顽强地坚持着;实在熬不住,他们就半蹲半跪地支撑在木板上,但手中的瓦刀始终没有停止过。有的战士晕倒了,一头栽在混凝土上,被同志们抬到路旁,一清醒过来,又继续去上工。每段路面都要粗抹三遍,细抹两遍,最后还要用水浆再刷一遍。每次下工,战士们要走出老远,紧咬着牙关,才能慢慢伸直腰。可当他们回头来看着自己修建的又一条平坦的大道出现在首都街头时,心里总是乐滋滋的。
去年12月下旬,我国目前最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层转盘式立体交叉工程在北京西直门建成了。首都许多居民出于一种好奇心,都到这里来参观。人们抚摸着桥头的水泥栏杆,沿二三层的转盘上下打量着,口中不停地发出“啧啧”的称赞声。这的确是一项规模宏伟、结构大方的综合工程,其中各种桥梁就有大小二十来座。整个工程所用混凝土计有18万方,如果一方一方接起来,其距离比从北京到天津还要远。而我们的基建工程兵指战员们在完成这么多混凝土的浇灌任务时,从没有出现过蜂窝麻面现象,合格率达100%,优良达66.8%。这的确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负责修建这一工程的基建工程兵某部十八连的干部战士,在灌注一段高6米、长774米的挡土墙时,由于墙身呈上窄下宽的喇叭型,震捣器很难插到两边的底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27名战士自告奋勇钻进灌注混凝土的模板底部,用手一点一点把混凝土扒到死角部位,然后用震捣棒斜插着震捣。六月天气,在四面不透气的模子里,加上混凝土本身的热量,气温高达45℃,战士们如坐蒸笼,闷热难当。每个人的双脚都被混凝土腐蚀起了豆大的水泡。更为艰难的是,模板内早已扎好了密如蛛网的钢筋,战士们钻上钻下,身上被铁丝和焊头划破一道道的口子,鲜血直流,再加上汗水泥水的浸渍,疼得钻心。每次看到他们从模子里钻出来的那个样子,铁石心肠的人也无不为之动心。这时,我们的战士却乐呵呵地蹦着跳着,一边说着“没关系”“没关系”,一边顺手用毛巾搌一搌身上的汗水、血水,随便让人给抹一点红汞,又去干活了。要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个连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可以作为答案。这就是:“修第一流的大桥,要干出第一流的水平,为国家争光,为首都争光,为军队争光。”
在另一个团的另一个十八连,战士们则有这样一句口号:“靠两条腿跑向现代化。”这口号也许并不太确切,但它确实反映了战士们争分夺秒奔四化的心情。在修建地铁二期工程中,这个连队担负着灌注整体道床的任务。由于受地下施工环境和我国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干部战士只能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开始两人推一车(重约二百多斤),以后为加快进度,改为一人推一车。他们在用木板搭起的狭路上,往来如穿梭般地飞跑着(因木板有弹性,慢了反而费力)。一天八小时下来,每人要跑90里。起初,不少战士的腿都跑肿了,夜间疼得睡不好觉。但是,第二天一爬起来,照样出工干活。整个地铁道床,犹如一条地下长城,就是靠战士们这样一小车一小车灌注起来的。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精神。(这里应该附带说明:整个地铁二期工程时间拖得长,原因是多方面的,责任不在基建工程兵本身。)
人,谁都有自己的家庭;到了一定的年龄,也都要恋爱、结婚。战斗在首都现代化建设战线的基建工程兵的干部战士,却很少为家庭和个人的事情所拖累。为了确保二环路北半部在1980年年底正式通车,担负修建西直门立交工程的干部战士,一年之内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某师副师长胡长富也常年吃住、工作在施工现场,顾不得过问家里事。某团二十多名战士的家乡安徽省定远县遭受了很大水灾,约有二十多天没有一个战士收到家中来信。大家都十分担心家里人的生命安全,但谁也没有提出个人的什么要求,依然不遗余力地劳动着。某团有位连长,本来约定去年“五·一”结婚;因为施工紧张,便和女朋友商量,把婚期推迟到“八·一”;“八·一”不放假,又推迟到“十·一”;“十·一”仍不休息,又推迟到11月1日。他的女朋友接到他一次又一次推迟婚期的书信,甚至都有些怀疑他变心了。直到两人结婚,才完全解除了误会。
我们的战士有求于他人的是那样少,给予他人的却又是那么多。去年一年,他们平均每人为国家创造的价值大多在3,000元以上,有的连队高达14,000元。而他们每人每月所领取的津贴费也不过六七元钱。然而,我们的战士们并不计较报酬。他们说得很干脆:“我们不是为挣钱才来当兵的,我们是为国家尽义务来的。”
是呀!我们的战士当兵三年、五年,退伍时总共不过才领五六十元退伍补助费。就这样,他们走了,回到他们远离北京的家乡去了。也许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再也不回北京来了。那么,他们为北京修起了一座座立体交叉工程,盖起了一片片高楼大厦,筑起了现代化的地下铁路,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然而,有的人却骂我们的战士为“傻大兵”。真不知道这种人生着怎样的心肠!每当他们走在战士们修起的宽广大道上,或住进战士们盖起的楼房时,难道他们就不应该扪心自问,不感到问心有愧吗?
当然,我们的战士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人,他们的身上也不是没有缺点和错误的。然而,正如鲁迅所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拿我们这些为了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勇于吃大苦,耐大劳,甚至必要时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战士,同那些整天迷恋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妄想不劳而获的人相比,有谁能不承认这些可爱的战士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呢?!难道我们不应该很好地向他们学习,以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去加快四化建设的进程吗?
本报记者 张春亭
本报通讯员 杨正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