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评全国青年美展的几幅油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04
第5版()
专栏:

  评全国青年美展的几幅油画
  刘迅
我国的油画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它从西欧传入只有约百年的历史。它的短暂的历史又经历了一条曲折复杂的道路。但是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年轻的油画家们却显露出了聪明才智。中国的油画事业是大有希望的。
展出中有许多表现青年生活的油画作品,引人深思。我们可以感到许多作品中的主人公好象在发出豪迈的声音: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忠于自己的事业,努力认真而愉快地工作,象《孺子牛》(作者葛运波)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个年轻的送煤球工人,在白色的雪的街景中,背着沉重的煤球,满脸都是煤的污染,但他的心情却是愉快的。画面上那黑与白的色调对比,象青年人的心一样的纯朴。《生命的光》(作者王嘉陵)、《有志者》(作者艾轩)描绘了青年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学习,表现了一代青年要为四化积累知识的坚强毅力。《不倒的红旗》(作者李蕾)则表现了青年一代英勇奋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在青年画家们的作品中,也没有忘记十年浩劫时期给人民心灵上所造成的伤痕。如《再见吧!小路》(作者王川)对青年人走在人生坎坷道路上的复杂的心思,作了深刻的反映。她在沉思,在回忆,在探索。已走过的路,不必留恋;未来的路是什么呢?
林彪、江青这一帮政治恶棍,在妄图实现他们野心的同时,使整个一代青年的身心受到极为残酷的摧残,把我们党在建国初期对青年教育培养成长起来的高尚情操败坏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在《晚年》(作者李慧昂)这幅画里,使人十分难过地看到一个老妇晚年的不幸境遇。从画面细节描绘,如双人床、孩子骑的三轮车玩具、洗衣盆里五颜六色的衣服等等,可以看出老人是在自己(生活水平还可以)的儿女家中,老人坐在床上想着这几乎无法承担的繁重家务劳动,叹息着这风烛残年的命运。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中,的确有一些青年只想到自己的快乐,而把赡养父母的责任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年轻的画家不仅同情这些被遗忘的老人,而且也无情地鞭笞了某些人自私的肮脏的灵魂,虽然这种潜在的含义并没有直接表现在画面上。
《舍得一身剐》(作者李斌、陈宜明)忠实地处理了一个复杂的矛盾场面:“文化大革命”初期,一群“红卫兵”“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同志的场景:有的近于歇斯底里地朗诵;有的则横眉怒对,……这一群被林彪、江青野心家愚弄的天真青年,幼稚地相信“精神万能”,念几句语录,彭德怀同志就会被打倒。而彭德怀同志在这样闹剧似的喧嚣声中,他能说些什么?他对于野心家们内心充满忿怒,对年轻人的幼稚又感到难过。现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终于受到了历史的判决,再看看这幅作品,历史是多么无情!年轻人,在自己走过的道路上,你留下了一些什么足迹,得出了一些什么有益的教训?
野心家们愚弄青年只能是暂时的;甚至在被愚弄的同时就使人们开始产生了觉悟的萌芽,这是历史的辩证法。《禁锢年代》(作者李全武)描绘一个“红卫兵”查抄“反动学术权威”家的情景。所谓封资修的“黑书”布满了整个画面,“小将”查抄时深信不疑地认为所有的书都是“毒草”,可是当他打开这些书仔细翻阅时,却被书的内容所吸引,聚精会神地专注地阅读起来了,这真是对历史的嘲弄。
人,是我们这个日行八万里的星球上最宝贵的财富,包含着一切美的总和。自从人类出现了不平等的阶级社会以后,一切先进人物都为着恢复人的美和崇高的尊严而作了极为艰巨(甚至贡献出自己生命)的斗争。这种美和人的尊严所包括的内在含义,只是随着人类科学文化、道德教养和阶级变动而有所不同和深化而已。因此任何时代任何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而不是自称的和冒牌的),为着人,为着人民,无不在苦恼、探索、希望和追求。
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艺术的特质。如果文学艺术不去描绘人,人的命运,那也就没有艺术了。即使在风景静物的描绘中,虽然在画面上没有直接出现人(风景画中的人物点景不能算人物形象的描绘),但仍然是反映人的思想情绪和审美的观点。
当然,艺术的题材不可能决定作品的质量和社会意义。艺术是需要通过自己特有的手段,深刻塑造形象给人以感染,才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达到她自己所可能达到的目的。揭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伤痕、污秽,如果真实形象地反映了时代某些侧面的本质,这些作品就可以发人深省,从而唤起新的斗争力量。艺术家应当努力塑造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如果说逝去的几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深刻地塑造了自己的英雄人物,从而创立了自己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那么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就应当而且是必然地有自己的艺术高峰。这是我们时代的艺术家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年轻的艺术家所应当承担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