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带足的砚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04
第8版()
专栏:鳞羽文化

  带足的砚台
  老卉
这方砚台(见附图)形状象簸箕,还带有双足,真是少见。它的造型为什么如此奇特呢?
1974年4月,安徽合肥机务段建设工地上,一座唐代砖墓被发掘清理。根据砖墓内墓志记载,墓葬的年代是唐开成五年,即公元840年。陪葬的物件中,就有这方箕形双足砚。这是我国从唐墓中出土的纪年可靠、存世最早的一方歙砚。
箕形双足正是典型的唐砚风格。由于当时人们习惯于盘坐于榻,前置小几,几上置纸笔,几下置墨砚,所以砚必有足,以增加高度;砚呈箕形,以便舐墨。直到唐末五代,长腿的桌椅才得流行,人们开始坐椅伏案书写,无足的平台砚逐步代替了箕形双足砚。
此砚的制作古朴雅致,虽无纹饰,但线条弧度圆匀流畅,富有唐代雕刻的特点。
这方歙砚石质坚润细腻,色呈青碧,浑然淡雅。歙石在分子结构上,主要是含有铁铜成分的硫、氧化物所形成之金星质,这种金星质,形态大小不一,表现在砚面上,粗者成点,细者化为金晕,至细者融于石,呈青碧色,均匀洁净。这方唐砚所用之石正是歙石的上品。
小小唐砚,既能给我们艺术享受,又能让我们窥见唐代生活之一角,不愧是一件珍贵的文物。(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