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集体富裕社员乐——南海县向南生产队年终分配记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05
第2版()
专栏:特写

  集体富裕社员乐
  ——南海县向南生产队年终分配记实
在年终分配的日子里,我们来到广东省的南海县小塘公社南沙大队。这个大队分配最高的向南生产队早已张榜公布:去年全队平均每人纯收入1,587元;平均每人分配现金1,106元,比1979年增加499元。定于1月17日分配兑现。
1月17日,正是“大寒”前三天,这天清早,我们来到了向南生产队办公室。屋里静若无人,只听到嚓、嚓、嚓的响声,原来是生产队会计李秋元、出纳李火长和小塘公社信用社营业员劳苏三个人正在忙着分点钞票。他们把每户应分的现金点清,分别装进印有红边的牛皮纸袋里,写上名字封好,显得紧张而忙碌。中午十二点多钟,他们搬出五张大方桌子,排在办公室门口的大榕树底下,桌面上整齐地摆着160袋钞票。正在等待领取一年劳动果实的男女社员,个个喜笑颜开,手拿着存折和图章,一起围拢上来。看热闹的小孩子,也围了一层又一层。消息灵通的摄影记者,也赶到这里来了,有的还站在凳子上端着照相机,等待着激动人心的场面。
分配开始,出纳李火长叫出一个社员的名字,社员便把图章交给会计李秋元盖章,然后领取一袋袋的钞票。一位五十开外的男社员,身着灰色唐装,从纸袋里拿出两大捆都是十元一张的钞票,低头点着。他那双又粗又大的手,劳动时灵巧得很,但点起钞票来,就显得不那么灵便了。他点了老半天,也点不清,说了声:“错不了!”索性不点了,将两捆钞票分别装进两个衣袋里,笑哈哈地离去了。
当出纳李火长宣布到社员李炎和的分配数目时,分配现场出现了高潮:李炎和家有六个强劳动力,全家总分配15,722元,扣除口粮等实物和预支款项,应分现金11,085元。李火长的话音一落,社员们不约而同庆贺似的“哗”了一声。可是,李炎和慢腾腾地没有出场,李火长只好再叫一遍。这时,人群中一个身强力壮的年青小伙子,笑嘻嘻地走了过来。他是李炎和的三儿子李树秋,代替全家领取了一年的劳动果实。在向南生产队,收入超一万元的户,连同李炎和在内共有11户。队里收入最少的也分得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元。这个队实行了退休制度,按退休前三年每人劳动工分平均数的60%或70%,以当年工值参加分配。退休女社员杨照拿着一叠钞票,激动得双手有点发抖,一边数着,一边笑着说:“我不能参加劳动了,也得到这么多银纸,真是享福了!享福了!”
下午两点多钟分配结束,社员们拿到现金,高高兴兴地散去,只剩下会计李秋元、出纳李火长和信用社营业员劳苏还在嘀嘀答答地打算盘。劳苏告诉我们说:“全队一共分配现金504,533元,社员当场存入信用社的款共有417,412元,存款户共有165户,又增加了五户。”
向南生产队有651人,稻田328亩,人多田少,过去是个穷沙洲。党的三中全会后,他们解放思想,走农工副综合发展的道路,早在1966年创办的小五金厂又兴隆发达起来。去年工副业总产值126万元,比1979年增加70%。农业生产由于得到工副业的支持,产量也不断提高,去年水稻亩产达到2,105斤,比1979年增加118斤。生产发展了,社员收入增加,集体积累也不断提高,去年达到224,000元。社员们丰收不忘国家,去年这个队全面完成了国家各项征购任务,获得南海县的奖励。 本报记者 黄鉴秋 潘家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