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个人利益不伸手 群众疾苦挂心头——记北京第一打火机厂党总支书记武兆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09
第2版()
专栏:

  个人利益不伸手 群众疾苦挂心头
  ——记北京第一打火机厂党总支书记武兆宁
北京第一打火机厂党总支书记武兆宁,被评为北京市二轻系统优秀党员。他遇事以党的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受到党员和群众的信任。
1月上旬,这个厂建成了二千多平方米新宿舍,正在喜气洋洋地分房。武兆宁长期和一位单身老工人挤住在一间小平房里,按理可以分个单间。但他认为,新房应先分给职工群众住,他和其他厂级领导干部研究决定,所有领导干部都不分配新住房。
武兆宁今年54岁,1952年开始当干部。上级领导部门考虑到他工作成绩显著、工龄长,去年调整工资时决定给他提一级,厂内职工也一致同意。但是,武兆宁不同意。他说,作为党的干部,努力做好工作是自己的本份,在个人利益、荣誉、享受等方面,应该先人后己。在他的坚持下,把这个名额让给了别人。
武兆宁1956年响应号召,把妻子送回老家山西农村。后来,有人劝他想办法把妻子、孩子从农村接回北京。但他觉得自己受党多年教育,不应搞不正之风,所以一直没有这样做,全部家小至今仍在农村。去年9月,他妻子来厂探亲,回家时到汽车站用了公车。有人说,老武的爱人这么远来一趟不容易,用一次公车就不必付钱了,但武兆宁严格按照规定交付了车费。
去年夏秋,这个厂有两批砖共50万块需要搬运,武兆宁和厂长、副厂长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和党员、团员一起搬砖。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工人也自觉投入了义务劳动,发扬了党一贯倡导的“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在武兆宁和职工们的共同努力下,去年,这个厂提前两个多月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主要产品产量和上交利润都比1979年增长30%以上,电子打火机的质量被评为全国第一名。
新华社记者 徐人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