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人才是创业之本——襄樊市从外地调进科技人员七百多名,对发展本市工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10
第3版()
专栏:

  人才是创业之本
  ——襄樊市从外地调进科技人员七百多名,对发展本市工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腊梅花初放的时节,我们访问了鄂西北重镇——襄樊市。这是一座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但是,那毕竟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事了。现在,人们在襄樊见到了另一种珍惜人才的动人故事。
随着工业的发展,襄樊市人才奇缺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1966年以前,全市工程技术人员不足60名,工程师只有四名。七十年代初期,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寥若晨星,大部分工厂企业连一个技术员也没有。有一次中央某部组织一次重要工程会战,襄樊市有关领导鼓足了勇气去接任务。可是人家一听他们的介绍,就连忙摇头说:凭你们这样的技术力量,能接我们的项目?
襄樊市委逐步认识到:城市要发展,光靠购买先进设备,伸手向上要投资不行,更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创业之本。可是,人才从哪里来?襄樊自己没有高等学校,国家每年分配的大学生也很少。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是逼出来的。1975年,市委经过反复研究,提出“走出襄樊市,到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去索取人才”。并且决定,凡是愿意来襄樊工作的科技人员,可以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家属农村户口的可以安排在郊区,生活上尽量给予照顾。
由市科委负责人带领的人才招集组,先后跑了北京、天津、上海的几十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走访了上千名科技人员,历时三四个月,一共招收了四百多名科技人员。去年,他们又派出市委领导、科委主任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到一些轻纺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招收了一百多名纺织科技人员和一大批技术工人。到目前为止,全市已调进各种科技人员七百多名。
1975年秋天,当大批科技人员携家带口来到襄樊的时候,市委不仅带头为他们办事,解决困难,而且动员全市人民关心、帮助科技人员和他们的家属,使科技人员感到襄樊是他们的第二故乡。襄樊市的住房都很紧张,市里好不容易盖起了一幢六层楼的居民宿舍。市委决定,这幢楼全部让给科技人员。在这幢楼里,我们见到了两位来自北京工业学院的科技人员,他们每户都有四五十平方米的住房。他们住的还不算是最好的,现在市里又盖起了工程师大楼,看样子不次于北京的教授楼。
在襄樊能用上煤气炉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用。在一次市委常委会上,科委主任鄂万友提出,科技人员工作辛苦,每天还要为做饭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应该考虑给他们分配煤气炉。这个建议得到常委们的一致同意。会后,市委书记立即把煤气公司负责人找来,要他想办法解决全市二百多名工程师用的煤气炉问题。襄樊市不生产煤气,一下要解决这么多煤气炉的确困难很多。在市委书记的直接过问下,煤气公司的同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很快使二百多名工程师家里用上了煤气炉。最近市里又新提升了一批工程师,科委正在为这些同志准备煤气炉。
襄樊市委对于科技人员生活上的困难,总是尽力解决。有一段时间,科技人员反映,家属户口在郊区,城市不供应副食,生活有困难。当时的市委书记知道以后,立即跟科技人员座谈,倾听他们的呼声,并当场布置解决。座谈会以后,市委组织部长亲自拿着副食供应卡,挨家挨户送到科技人员手中。
在市轻工局,人们常常谈论副局长田洪元关心科技人员的事迹。去年春节前,襄樊市的鲜鱼供应很紧张。田洪元买到鱼,先给轻工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送去。有的科技人员粮食不够吃,田洪元就把自己的粮票给他送去。
襄樊市的领导不仅把科技人员当成“座上宾”,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当成建设四化的中坚和骨干,把他们当成襄樊市的栋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他们,在工作上放手使用他们。现在全市所有的科研单位和大部分工厂企业,科技人员都成了生产中的组织者和主要骨干,很多人担任了厂长、副厂长,有了指挥科研和生产的权力。
如今的襄樊,科学技术受重视了,科技人员受重视了,工业生产因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是开辟了新的技术工业,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调进的科技人员成了新技术领域的带路人。以电子工业为例,过去襄樊的电子技术很落后,现在一大批先进的电子技术在这里开花结果了。
第二,改造、救活了一批小厂。由于进行了技术改造,加强了产品竞争能力,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中,襄樊市原有的一大批小厂没有被淘汰,有的还发展成为市的骨干企业。橡胶二厂1976年以前发不出工资,自从调来几名科技人员以后,生产有了起色,现在他们的产品成了省内的优质产品,有的还远销国外。
第三,办起了10个专业科研所和科技进修学院,从事新技术开发应用的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第四,科协和各专门学会的活动空前活跃起来,科技咨询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本报通讯员 孙读声
程家随
本报记者 龚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