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凡人不凡 小事不小——赞电视剧《凡人小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14
第8版()
专栏:

凡人不凡 小事不小
——赞电视剧《凡人小事》
丁冰
电视剧《凡人小事》(根据杜保平短篇小说《绣花床单》改编)正如它的名字所揭示的那样:写的是小人物的生活琐事,和许多大人物的英雄业绩相比,的确是凡人小事。但是,看过剧中顾老师为了解决工作调动问题而遭遇的坎坷之后,令人在同情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以为,《凡人小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不仅题材、主题、人物和情节是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真实,而且细节、场面、人物乃至整个作品的风格也都是散发着生活的气息。在当前有些作品一味追求“冷门”的题材、热闹的情节、奇怪的人物以及异国风情的时候,《凡人小事》以它踏实的现实生活基础,真实的生活画面和朴素动人的艺术表演而打动人心,引起人们很大的共鸣。应该说,这是很可贵的。
《凡人小事》的主人公顾老师是凡人,不假。但人们从她那克服种种困难而以忘我的精神所从事的神圣事业中,是不难看到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看到四化宏图的现实性的。这样的人,应该说是不平凡的。顾老师以四十几元的低工资挑着一个家庭的重担,和相依为命的女儿艰难度日。为了使上下班所用去的三个多小时能缩短一些,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好工作,照顾幼小多病的女儿而伤透脑筋。这些的确都是些生活小事。但从某些领导人对这些所谓小事所持的故意刁难、趁火打劫所造成的后果来看,这又不是小事。
顾老师满怀希望所写的申请报告送上去以后,却如泥牛入海无消息,书记根本不曾上报局里。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顾老师这个“书呆子”,对“十年浩劫”中膨胀起来的“关系学”却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得到的回答总是“研究研究”。“好心人”虽一再对顾老师进行劝告却总是“启而不发”。顾老师为生活小事,疲于奔命。为了使班上四十几个少年能及时得到有用的知识,她得把自己的孩子关在家里,看到此处,禁不住凄然落泪。
作品的真实性还在于,作者并没有把主人公写成坚决抵制不正之风的“反潮流英雄”,而是从生活出发,把她塑造成一位只希望在自己的行动中加以抵制的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势下,她不得不拿出一多半工资,买了礼物,准备送给新来的书记。所幸新来的张书记是个为民作主的,才使我们的主人公能为她的愿望得以实现而感激不已。看到演员那样真实感人地表演出这一系列生活画面,任你是铁石心肠也要肠热眼湿。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生活画面的艺术再现,不仅使人更加同情主人公的遭遇,更加痛惜党的优良传统的被践踏。
《凡人小事》以满腔热忱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特别是长期遭歧视的教师说出了心里话。它以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特别是告诫某些领导,只满足于口头上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是远远不够的,而绝对需要的是要象剧中那位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里雪中送炭,带来春天气息的新来的张书记那样,以无产阶级感情,为了四化的早日实现,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努力创造条件,为千百万“凡人”的“小事”而操点心。
(原载《电视周报》)
(附图片)
顾老师在备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