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为冠心病人造福——记著名老中医郭士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17
第3版()
专栏:

为冠心病人造福
——记著名老中医郭士魁
全国劳动模范、著名老中医郭士魁,从事中医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二十多年,研制了冠心片、宽胸丸、宽胸气雾剂等新药,为我国防治冠心病闯出了一条新路。
五十年代末,刚四十出头的郭士魁大夫,决心突破“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的说法,钻研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心绞痛”病的治疗。1959年冬天,某医院病房收治了一个重型冠心病患者,用了很多中西药物也没有控制住心绞痛的发作,请郭士魁大夫会诊。郭大夫在细细诊查之后,开了一个“活血化瘀”的方子——通窍活血汤。在他精心治疗下,病人不久控制了心绞痛,短期内出院疗养。
郭士魁从此开始有目的地应用“活血化瘀”的治则进行临床实践,逐步地组成了冠通汤、冠心一号方、冠心二号方等方剂。
为了进一步检验疗效,郭士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协作,设立了几张中医病床,与西药组进行对照。三年中,他用活血化瘀为主的汤方治疗三十多例病人,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中医中药治冠心病虽然取得了疗效,但人们反映这种治疗一是慢,二是繁,三是贵,急性患者还非得用西药不可。
郭士魁觉得这些意见有道理。他决心闯“三关”:变慢为快,变繁为简,变贵为贱。在那一段时间里,他吃不下,睡不着,白天看病,晚上翻资料,终于从一个治疗牙痛的验方中得到启发,制成了宽胸丸,粗制品每丸才九厘钱,效果也好,一般病人服药后三五分钟就能止痛。
在十年动乱中,研究工作受到破坏。但郭士魁力排干扰,埋头治病,积累了更多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和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1971年,他联络了各兄弟单位,组成了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探明活血化瘀的机理。当时,科研条件十分困难。为了不耽误实验的进展,郭士魁决定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他曾因服药反应而头晕眼花,恶心呕吐。
在他的带动下,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研究小组的同志们,从生化、药理、药化、剂型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977年,冠心二号方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鉴定,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医研究院二等科研成果奖。阎孝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