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欧洲共同体在中东问题上的积极行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17
第7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在中东问题上的积极行动
西欧仰赖于中东的石油,所以对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十分重视。欧洲共同体作为中东问题上的“第三种力量”,主张承认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保证中东地区所有国家享有生存和安全的权利
卢继传
1月底2月初,新上任的欧洲共同体部长理事会主席、荷兰外长范德克劳为“执行中东和平探索使命”,进行了他的中东14国之行。
范德克劳是受欧洲共同体委托,去中东执行第二次推动中东和平的计划的。据比利时《晚报》透露,他带去了一个详细方案。该方案的内容包括让巴勒斯坦人成立独立国家;使耶路撒冷成为国际城市;以色列分阶段撤出有争议的领土;以及建立一支新的国际维持和平部队。这个方案是欧洲共同体首脑于去年12月在卢森堡会议上制定的,也是去年6月共同体九国首脑威尼斯会议决议的具体化。威尼斯会议曾经通过一项共同体关于中东问题的声明,声明着重指出解决中东问题必须遵循两项原则:一是保证这一地区内所有国家(包括以色列)享有生存和安全的权利;一是承认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这是西欧共同体第一次作为“第三种力量”对中东问题发表的政策性声明,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重视。
威尼斯会议之后,卢森堡外长、欧洲共同体主席托恩曾去中东进行了两轮穿梭访问。托恩透露他出访的目的是要了解中东各方对威尼斯会议的声明的态度,寻求该地区和平的势头,以便制定有关欧洲共同体推动解决中东问题的行动方案。
去年9月,欧洲共同体外长举行了两次会议,讨论托恩关于中东之行的报告。之后,托恩又再次访问了耶路撒冷,同以色列总理贝京及耶路撒冷的九位巴勒斯坦人代表举行会谈,听取各方的观点。
接着,欧洲共同体又采取步骤,恢复了中断两年之久的欧洲—阿拉伯对话。
欧洲共同体首脑卢森堡会议制定的中东和平草案,就是在这样一系列新的主动行动的基础上作出的。美国曾经担心西欧共同体在中东问题上的主动行动会妨害戴维营协议的进程,因此,去年6月威尼斯会议前后,卡特政府一再要求西欧各国不要匆忙从事提出与戴维营会谈和联合国安理会第二四二号决议相抵触的方案。在此情况下,威尼斯会议上共同体各国照顾到美国的困难,推迟了提出解决中东问题的具体协议。此次卢森堡会议上提出来的也只是一项草案。这个草案主张以色列分阶段从所占领土包括耶路撒冷撤军;巴勒斯坦人民通过全民投票或直接选举组成国民大会,决定巴勒斯坦前途;由安理会或联合国派部队巡逻非军事区,保证以色列安全。草案仅是谈判大纲,而不是明确的建议。尽管西欧共同体同美国在某些问题上还不完全一致,但经过不断磋商,美国认为西欧共同体将能在中东问题上起到协调和补充的作用。范德克劳和托恩的中东之行正是要寻找一个能为各方接受的共同点。
中东地区是西欧各国进口石油的重要地区,也是两个超级大国激烈角逐的场所,局势长期动荡不定。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中东和波斯湾地区已处于苏联霸权主义者的钳形攻势之中。西欧国家为了切身利益,希望保证石油的来源,同时保持中东这个战略地区的稳定,有效地阻止苏联的渗透与扩张,保障欧洲国家的安全。在这个意义上说,中东的和平,也就是欧洲的和平。另一方面,戴维营协议的进程自去年5月后停滞不前,中东和平僵局一时难以打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许多阿拉伯国家都反对戴维营协议。由于以色列吞并了耶路撒冷,埃、以和美国关于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巴勒斯坦自治的谈判也陷入死胡同。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国家认为需要积极发挥欧洲共同体作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支独立力量,推动中东和平的进程。范德克劳的中东14国之行,以及埃及总统萨达特应欧洲议会邀请访问西欧,就是这方面的表现。
共同体人士估计,范德克劳将在今年3月在马斯特里赫特举行共同体首脑会议之前提出中东之行的报告。看来,欧洲共同体探索中东和平进程有可能获得一定进展,但由于里根政府上台伊始,以色列6月底将举行大选,阿拉伯国家之间矛盾重重,道路看来仍将是漫长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