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漫谈“寻铀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18
第7版()
专栏:

漫谈“寻铀热”
廖先旺
就象发现美洲大陆以后掀起的“黄金热”一样,在发现原子能以后,又掀起了“铀热”。不过就当前来看,铀的价格却暴跌。1980年初,西方市场上“黄饼”(一种铀矿石浓缩粉末)的价格为40美元一斤,到年底,已下跌到29美元一斤。在世界能源紧张的情况下,这简直是咄咄怪事。
世界对铀的需要,七十年代主要表现在民用方面。七十年代发生两次能源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利用核能心切,核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铀的价格下跌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因为核电站工期长,而现有的核电站对铀的需要已处于饱和状态;另外,各国的核电站偶尔发生事故,这就刺激了环境保护主义者对核电站持否定态度,使目前各国政府(除法国外)在制定核能计划时有所保留;再加上整个经济形势不妙,投资不利,因此,七十年代末世界核电站数量增加不多。但发现新铀矿的消息却不断传来,加拿大、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先后不断发现大型铀矿,致使铀的生产超过了市场需要。一般认为,铀矿价格这种不景气的局面至少要持续几年。
但从长远看,人们决不能满足于目前发现的铀矿。因为,一个铀矿的勘探到开采需要15年以上时间。目前已发现的铀矿蕴藏量(指西方世界的、开采成本为每公斤80美元以下的铀)为185万吨,只够用15到20年。因此,尽管铀价格跌落,人们寻找铀的狂热丝毫未减。他们一方面关闭或减少现有的铀矿场的生产,另一方面又不惜工本,千方百计寻找新的矿源。尤其是那些本国铀矿资源贫乏,而消费量又大的国家,如法国更是如此。
已查明的世界铀矿储量中,美国拥有三分之一,占第一位,达503,100吨;澳大利亚居第二位,有29万吨;南非占第三位,有24.7万吨;加拿大为第四位,有21.5万吨;尼日尔第五位,16万吨;纳米比亚第六位,11.7万吨;法国第七位,4万吨,但是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个铀消费者,需要大量进口。美国无论在铀的生产还是在铀的消费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都是极大的。据估计,美国只要从自己铀库中取出一部分投入销售市场,就会使目前的铀价猛跌。
为应付种种不测的局面,几个铀生产国正在压缩现有的铀矿生产,同时又加紧勘探新矿以应付未来铀的短缺。如法国的几个大勘探公司几乎同世界所有产铀国都有联合开发项目,这几个公司计划今年将四分之三的力量放在国外合作项目上。
正因如此,尽管西方世界铀的生产目前还处于困难境地,铀的销售也困难,但却又必须拿出大量经费去搞勘探。为了争得在未来铀短缺时的主动权,几个国家已展开了铀争夺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