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农村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19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农村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永泉
1月28日《人民日报》登的通讯《牵引“神火”的年轻人》,报道了江苏海安县知识青年高洁研制太阳灶的事迹。高洁在一个展览会上看到利用太阳能的图片,想到了社员的烧草之忧,于是决心在利用太阳能方面下一番功夫。经过艰苦实践,终于获得成功,他所在的生产队普遍用上了太阳灶,被群众誉为“太阳村”。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接触到不少农村知识青年的来信。他们大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刚回队参加劳动,许多人开始都有把全部智慧献给家乡建设的热情。但时间一长,感到整日里“丢了锄头靠枕头”,就叹息起“英雄无用武之地”来。我想,这些年轻人从高洁的事迹中是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的。
高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好高骛远,而是立足农村,把自己的爱好同当地群众的需要联系起来,选定了奋斗目标,就切切实实地钻进去,排除种种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把我国落后的农村,逐步建设成为拥有多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农村,有多少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啊,施肥、植保、造林、园艺、饲养、修理、小水电……百行千业,任君选择,怎能说“英雄无用武之地”呢?现在,放眼四望,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环顾身旁,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都有这个“忧”,那个“难”,多么需要有志青年去探索、去实践、去解决。只要我们善于把宏大的理想与具体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并且发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顽强精神,就不难在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中作出贡献。
高洁在研制太阳灶的过程中,曾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无疑这是他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也说明,我们农村的各级干部,对青年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一些试验、改革,都应当做一个热心的扶持者。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唱得好:“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农村的青年朋友们,愿你们象高占武和高洁那样,不仅用汗水,而且用智慧,为家乡引“银龙”,牵“神火”,育“宝种”……让科技新成果之花在祖国的各个角落盛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