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山村“嫂子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0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山村“嫂子集”
刘芳
我和公社的老马一起到望婆岭去。一下汽车,就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开始爬山。徐徐飘荡的春风,浸润着馥郁的花香,吹得人连肺腑都是甜滋滋的。这山也很特别,这一块浓绿如黛,那一块黄里透红,各种颜色交错揉杂,远远一望,活象是披了一件花衣衫。更有趣儿的是,还有条亮晶晶的小河,撒着欢儿从山顶上奔跑下来,左旋右转,好象给山岭缠上许多银色的飘带……
“这山真美!”我不禁赞叹起来。
老马告诉我,这是望婆岭的自留山。自从队里把荒山分给社员后,有的栽松,有的种槐,有的植桑,有的种药材,家家户户都象打扮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硬是把荒山绣成锦缎一样好看。
正爬着,忽觉头上嗡嗡嘤嘤,有什么东西在飞动。仰起头一看,嗬!是许多蝴蝶和蜜蜂。
“小生灵们,你们忙着去赶花吧?”我朝它们挥挥手,故意逗趣。
老马却神秘地一笑:“兴许是去赶集呢!喏,前面不远就是集市。”
果然,一座村庄露出头来了。那狭窄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我和老马也兴冲冲地走上前去。
街上来往的行人,几乎全是青年妇女。她们脚上穿着绣花布鞋,胳膊肘挎着彩色的柳条筐,身上穿着花布褂,鬓角辫梢还插着新鲜野花——从上到下,真是全是花,乍一瞧,简直象进了一座漂亮的花市,难怪老马说那些蜜蜂蝴蝶也来赶集啊!
这赶集的咋都是妇女呢?我有点纳闷。老马向我解释:山区活重,男人都上山了,只留下妇女们来赶集,所以这叫“嫂子集”。
那为啥尽是年轻妇女呢?听我提出这个问题,老马哈哈哈地笑了一阵,又给我说起原由来。原来在“史无前例”的年代里,这望婆岭曾经被树为大批资本主义的典型,社员们被整得两手空空,吃不上,穿不上,更娶不上媳妇,望婆岭成了名副其实的望(老)婆岭!如今落实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这里才由穷变富,光棍们才娶上了老婆。金凤凰飞进了山窝窝,这些妇女大多是近几年才嫁到山里来的啊!
正说着,一个小媳妇向我们打招呼了:“同志,瞧俺这上水石多新鲜,孙悟空就住在这里。”这是经过一双巧手精心制作的盆景,名叫“水帘洞”。小巧的假山上有小桥流水,有古树长藤,还有几个用泥做的小猴儿,真是玲珑剔透,新颖别致。
“您要剪窗花吗?有嫦娥奔月,有八仙过海,有牛郎织女……喜欢哪个,只管挑。想要新花样,只要您说得出来,我马上就给您剪。”旁边又有一个妇女在招呼来往的人。
听着这甜脆的声音,看着各种物品,不知为啥,我象喝了几杯浓烈的老酒,委实有点醉意朦胧。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来赶这山村“嫂子集”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