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诗味和口味——从雷抒雁近年来的儿童诗作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0
第8版()
专栏:

诗味和口味
——从雷抒雁近年来的儿童诗作谈起
刘崇善
诗人雷抒雁可以说是一位有心人,近两年来,他也在儿童诗的创作上进行了探索,先后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了儿童诗十九首,为小读者所喜爱和欢迎。这是儿童诗的园地里新开放出来的一束清新隽永的小花,也给我国诗人们和儿童诗的创作以新的启迪。他的儿童诗的题材很广泛,既有取材于孩子们丰富多采的生活和美好的大自然的,也有歌颂祖国、科学、理想和情操的。不管哪一种题材,在诗人的笔下总是带着瑰丽的色彩、丰富的想象、浓郁的感情、富有诗意的哲理。他写鸽子,从鸽哨联想到战歌,“理想在召唤着他们飞翔”,所以“歌声里充满了信心和欢乐”;他写鸟声,象“晨曲响在林中”,因为“春天来了,你们在自由争鸣”;他写风筝,往远处飘,想到“妈妈说过了,孩子长大了,该到山那边去瞧瞧”。读了这些诗,让孩子们心驰神往,颇耐回味。
儿童诗是一种创造。题材的相似和重复,缺乏诗的想象和意境,缺乏诗人新的发现和独特的构思,甚至满篇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一般的概念说教,又怎能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和欣赏的兴趣呢?如果以为只有那种十分肤浅的顺口溜的诗,才合乎孩子们的口味,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误解,也是为粗制滥造寻找一个借口。儿童诗应该启发孩子们的想象,让他们学会思索,从诗的艺术形象中悟出诗人赋予其中的道理,自然要求诗人审慎对待,甚至表现得更加巧妙一些。雷抒雁的新作《知音》寓意深刻,它告诉孩子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了解人们“心里的欢乐、痛苦和不安”,要富有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从赋予性格化的各种鸟儿的叫声里,或是“控诉夜的黑暗”,或是“哀叹离群的孤单”,或是“唱的爱情”,或是“在歌颂勇敢”,体察到各种不同的“内心的情感”,从“鸟儿的知音”联想到“要做世界的知音,熟悉一切对于我还陌生的语言”。这样的诗既有诗味,也合乎孩子们的口味,他们能够理解,乐于接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受到了教育。
儿童诗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之一。无论在游戏中,或是在集会上,常常听到他们唱着游戏歌,朗诵着一首首激动人心的儿童诗。谁说孩子不喜爱儿童诗呢?好的儿童诗总是不胫而走,在他们中间广泛流传。孩子们大都喜爱吃糖,因为糖有甜味,如果糖失去甜味,也就不会引起他们的食欲。没有甜味的糖并不存在,但缺乏诗味的儿童诗却比比皆是。那些徒有诗的形式、内容平淡甚至充满标语口号的“诗”,读了味同嚼蜡,孩子们厌弃它是自然的。其实这不是诗,又怎能以此推断出孩子们不喜爱儿童诗的结论呢?
广大小读者期待着诗人们拿起笔来,为他们创作更多更好的儿童诗。给孩子们的诗,既要有诗味,又要合乎他们的口味。也就是说,它不仅应该具备诗的艺术特征,而且还要有儿童特点。当前儿童诗的状况不佳,已经是众目所睹的事实。一度曾创作过较好的儿童诗的诗人,几乎对儿童诗的创作也不问津了,某些诗人的应景之作,既不注意诗的艺术质量,也不考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欣赏习惯、接受能力,这样的诗又怎会有生命力呢?儿童诗的园地,多么需要诗人们辛勤地开拓、耕耘、播种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