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这里的劳力为何不盲目外流? 吴县张庄大队的经验是:尽量开发本地资源,广开生产门路;建立合理的生产责任制,科学地组织劳动力;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表扬好人好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1
第2版()
专栏:江苏通讯

这里的劳力为何不盲目外流?
吴县张庄大队的经验是:尽量开发本地资源,广开生产门路;建立合理的生产责任制,科学地组织劳动力;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表扬好人好事
江南水乡,人多田少,多余劳力外出的现象不断发生。人均只有五分粮田、四分渔池的江苏吴县张庄大队,却是个例外,近年没有劳力盲目外流,人人安心集体生产。无论是在渔池畔,在猪舍旁,在稻田里,还是在队办小工厂中,我们看到男男女女各守其职,生产秩序井井有条,一派兴旺景象。
“有些地方在喊劳力外流严重,你们这里为什么能够做到人人安居乐业呢?”大队的同志笑着回答我们:“简单地说,主要靠科学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从张庄往南,约二十里地便是苏州。繁华的城市对劳动力是很有吸引力的。怎样使社员安心务农,不涌进城市呢?张庄的干部为此苦恼过。队里人多田少,平时劳力过剩,不让他们外出谋生,日子很不好过;可是一放松,到了农忙季节又感到劳力不足,要影响生产。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经过多年的摸索,张庄大队找到了根本的办法,这就是尽量开发本地资源,广开生产门路,把劳力科学地组织起来。
张庄过去的生产门路不多,主要是种田养鱼两大项,确实容纳不了多余劳力。1973年以来,干部群众开动脑筋,见缝插针,搞起了工副业生产,把劳动力多的劣势变成了优势。现在这里的生产门路真是应有尽有。光说水里,养鱼自然不用说了,还养珍珠,育商品鱼苗,养殖供应外单位培育珍珠的河蚌等等。水边池埂上,有猪舍养猪,有专人种草(鱼、猪饲料)。饲养房里鸡鸭成群,还养了水貂。最近又和城里协作,准备养土鳖。综合厂里更是五花八门,从制作沙发、造玻璃钢瓦到为工厂拆洗缝补麻袋,足足有十几个项目。在这个大队,男女老少,重有重活,轻有轻活,几乎没有一个闲人。
有了门路,还要在劳力分工上讲究科学方法。这里以前曾出现过粮食收成不好集中力量抓粮,鱼减产又急于抓鱼的交替忙碌现象,使其他各业都受到了影响。近年来,他们采取有些工种固定劳力,有些工种不固定劳力只固定用工的办法,在各行各业把劳动时间进行了合理的分配。这不仅使全体劳动力得到有计划的安排,而且保证了各行各业稳步发展。
这样科学地组织劳动力,离不开建立合理的生产责任制,把责任和利益、劳动和劳动成果密切结合起来。张庄不是大队核算,而是由大队统一组织和管理各项生产,实际搞的是队与队联合经济。大队对农业、工副业各个生产单位(专业队、综合厂、农业生产区等),全面实行定额管理,有奖有罚。各专业队、综合厂、生产区等再将生产管理任务具体落实到组、到人。一年开头,大队和各个生产单位订有“一年早知道”。每一个社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完成多少任务,能得多少收入,都在年前就能知道。
为了防止窝工浪费,各生产单位在完成定额任务的前提下,允许劳动力相对流动。比如农闲时,搞农业的劳力大部分安排到综合厂,一部分可以到渔业队投工,报酬相互结算。这样一来,忙闲不均的现象少见了,而且保证了劳动力的正常收入。
科学组织劳动力,要注意照顾生产者的个人志趣和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大队党支部书记姚根林告诉我们,现在的农民和过去不一样了,特别是年轻人和手艺人,有文化、有专长,要尽量满足他们志趣上的需要,才能安心工作,并且干出好的成绩来。在张庄,年轻、有文化、思想好的就让他们干综合厂的技术活,或在农业和渔业上当技术员;文化程度低的,但积极肯干、头脑灵活的就开机器、开机动船等;强壮劳力主要在农业上、渔业上,或者养猪。其余会缝纫的缝纫,会理发的理发,泥瓦匠盖房子,各得其所。为了保证一些重活累活也有人干,他们采取了适当提高奖励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工种之间报酬悬殊的矛盾,使干重活的不吃亏,干轻活的也心甘情愿。
近几年来,由于劳动管理得法,张庄大队的集体经济连年发展。粮食总产已由八十多万斤上升到二百多万斤,过去年年吃返销粮,现在留足口粮和饲料,还交售十几万斤商品粮;渔业总产由二十多万斤上升到五十多万斤。1979年人均分配233元,去年接近三百元。经济上富裕了,大队注意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提高集体福利。八年来,盖平房三百多间,楼房一百二十多间,全部折价给社员,集体补助一部分。大队还有电影放映机、电视等设施,更丰富了社员的文化生活。我们走上一户社员楼房的阳台,远眺那整齐的鱼池,平展的稻田,鱼米之乡的风光尽收眼底。这样的富裕生活难怪劳力不愿意外流哩。
“这一切也都和不间断的思想教育分不开”。大队的同志告诉我们,几年来,不管周围发生过什么变化,他们坚持对社员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及时表扬好人好事。党支部尤其重视党团员的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遇到问题首先统一党员的思想。干部更是以身作则。支部书记老姚的儿子曾在社办厂,后来在他动员教育下回队养猪,从16岁起干到28岁,还在猪场埋头苦干。干部做出样子,社员还有什么话说呢?
本报通讯员 徐志刚
本报记者 何加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