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与群众心连心的好队长——记为改变穷困面貌献身的生产队长屈世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1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与群众心连心的好队长
——记为改变穷困面貌献身的生产队长屈世根
河南省武陟县城关公社东仲许大队第二生产队,过去穷得买根鞭梢也得借钱,队里买化肥和农具全靠贷款,社员生活水平很低。1974年秋,29岁的屈世根被推选为队长。
屈世根当队长精打细算,从不乱花队里一分钱,出差不是住亲戚朋友家,就是在车站凑合一夜。他爱护集体财产,对队里的牲口更是爱如至宝,牲口有了病,他把自己的被子给搭上。
屈世根有两个绰号,一个叫
“老犟筋”,一个叫“挣死牛”,是说他干活猛,不怕苦累。去年初春,全大队挖堤,别的生产队去十六、七个整壮劳力,二队因忙于其它农活,只能去十一个人,大多数还是半劳力。但屈世根不甘落后,他把衣服一脱,光着膀子抡锨大干。在他的带领下,二队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任务。前年麦收时节的一天下午,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眼看要下暴雨。正在带领社员抢种的屈世根,急忙从地里赶回村,把钟一敲,脱下衣服,手执大叉,赶到麦场码垛。群众一看他在那里猛干,也都鼓足劲头抢着上。
就这样,屈世根当队长六个年头,带领群众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五年粮食平均每年增产31,000斤;总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1,500元。去年粮食亩产达到740斤,人均收入137元。这些年来,队里除还清6,000元债务外,还盖了24间新瓦房,买了五匹大骡,打了三眼机井,买了四台柴油机、水泵。群众新盖了79间瓦房。社员们高兴地说:“二队变了样,社员喜洋洋,多亏有个好队长。”
去年7月10日,正赶上三夏大忙季节,屈世根由于连日劳累,不幸病倒了。他腹泻得很厉害,可是他看着窗外连绵的阴雨,想到场里还有几千斤麦子没有扬出来,再不扬就要霉烂,这好比刀剜他的心。下午,太阳刚露出了笑脸,麦场稍微干了些,他便拖着双腿,叫了几个社员到场里去了。他开动大鼓风机,对着风口扬起麦子。他整整坚持干了一个下午,当晚就发烧到41度。可是,第二天他又到菜地给社员划分责任段,把产量定到劳力。还没有丈量多少,他就支持不住了,踉踉跄跄走回家去。
他被送进县医院。大队干部和二队的一些社员赶到医院,请求医生尽力抢救他们的队长。然而,由于病情恶化,抢救无效,这位只36岁的队长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社员们听说后都很难过,表示要继承他的遗志,同心同德,继续艰苦奋斗,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
李松晨 秦天功 李文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