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情深谊长——记广东沿海人民援救遇险台湾渔民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1
第4版()
专栏:通讯

情深谊长
——记广东沿海人民援救遇险台湾渔民的事迹
去年12月25日,陆丰县甲子镇浅海大队四号木帆渔船的渔民们刚刚在海上把渔网撒开,突然隐隐地传来了凄凉的呼喊:“救命呀!”大家不禁心中一紧,抬头张望,只见远处一艘渔船,在苍茫的海面上恍荡起伏。船长李升一看,就知道这是一艘丧失了动力的遇险渔船,立即下令收起渔网,拨正风帆,直向遇险渔船驶去。
这艘遇险的渔船是台湾“合顺丰21号”。去年12月7日在浙江附近海面捕鱼时,突然“轰”的一声,汽缸盖爆裂,机器再也发动不起来。渔船失去动力,随风漂流,从浙江海面到广东海面,整整漂泊了18个昼夜。粮食吃光了;淡水喝完了。死亡时刻向着船上六名台湾渔民逼近。为了寻求救援,他们拿出纱布、箱板,甚至衣服,烧起火来,可是茫茫大海,却没有出现过一颗救星,56岁的船长王添财,摸着身下的船板悲痛地说:我打渔半生,好容易借了巨债,买到这只船,没想到债未还,却要一起葬身大海。他眼望苍天,想到不久前老伴才去世,如今自己又身陷绝境,日后留下一群孤苦无依的孩子,更是哀肠寸断。
“合顺丰”号上的台湾渔民,正在绝望地等待着死神来临的时刻,远远看到木帆四号朝他们驶来。绝处求生的强烈愿望,使他们一齐喊着:“救救我们啊!”
木帆四号的渔民,驶近一看,心里不禁作起难来;风浪这么大,小小风帆船,怎能拖得动比自己大一倍的渔船啊?但是,骨肉同胞的求救声,却容不得他们半点犹豫。救!一定要竭尽全力拯救台湾亲人。当他们把船驶靠台湾渔船的时候,一个巨浪打来,木帆一下子被抛出老远。再来一次,又失败了。第三次,木帆四号的船板竟被撞裂泄水了,四个青年船工的胸部、手臂和嘴也被碰伤流了血。木帆四号的渔民们不顾个人安危,拚命把船靠近,终于把缆绳抛上了台湾渔船,然后拖带着比自己大一倍的渔船,象小孩子背大汉一样,开始了艰难的归程。
正当“合顺丰”号上的台湾渔民,摆脱了死亡的威胁,庆幸自己新生的时候,六十多岁的船员詹祖冠却病倒了。船长李升,看着骨肉同胞受难,心急如焚,他想:木帆船拖着大船,象爬行一样,怎样才能及时把病人送到医院治疗呀?好容易盼到一只小船经过,李升喜出望外,马上决定先把病人送走。
重病的台湾渔民到了甲子镇,浅海大队连忙派人从船上将病人送到镇卫生院。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立即组成医护小组,进行抢救。陆丰县人民医院院长闻讯也带着急需药品前来参加会诊。当地许多干部、群众还送来新鲜水果慰问病人。当病人病情有所好转时,汕头市台湾渔民接待组又将病人接到医疗条件更好的汕头地区人民医院继续就医。詹祖冠经过16天的医治疗养,迅速恢复了健康。
在抢救台湾重病渔民的同时,抢修台湾渔船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汕头港务局机修厂为了抢时间,让台湾同胞早日归家,副厂长钟龙贵前往甲子镇,上船检查机器损坏情况,当晚又赶回汕头,研究制订修复方案;技术组长李梓彬及时绘出机件图纸,下船舱检查修理情况;车工谢继平深夜赶来车间车削机件。经过八天的日夜苦干,损坏的机器修理好了,然而还有一个问题仍在大家脑海中萦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汽缸盖爆裂呢?为了解开这个谜,他们在试机时特别留心观察,从冷却系统中找到了问题,立即动手排除了故障,消除了隐患。台湾渔民看到工人们这样认真负责,深受感动地说:“你们真好!”
台湾渔民在大陆期间,汕头市台湾渔民接待组陪伴他们游览名胜古迹、欣赏潮州戏剧。临走之前,又赠送他们粮、油、肉、菜、香烟、酒、机油、柴油等一批物资。
今年1月21日,天空晴朗,六名台湾渔民登上修复的渔船,满载大陆人民情谊归航台湾。临别时,他们热泪盈眶,紧紧握着大陆亲人的手,再三表示感谢。
新华社通讯员
黄英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