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早慧与家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1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早慧与家教
李锡赓
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在报刊上接连发表了好几篇小说,这是真的吗?真的。这位小作者,就是沈阳部队歌舞团刚满16岁的庞天舒。
小天舒能崭露头角,较之早慧更重要的一条,是她得天独厚的家教。庞天舒的父母都是歌舞团的编导。小天舒正是接受了父母的熏陶和灌输渐渐爱上文学的。
七岁,天舒入学。在父母的督促下,她学习非常刻苦。这位小姑娘不喜欢穿红披绿的装饰,不羡慕各色各样的零吃,她唯一心爱的,就是书。象海绵吸水一样,她贪婪地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从童话、寓言到民间故事,从科学幻想小说和著名作家的作品,读了一本又一本。
随着天舒一天天的长大,父母觉得,不能光让孩子埋头书中,应该让她开阔视野,看到书本以外更多的东西。于是,父母尽可能让孩子多见世面。歌舞团下连锻炼,小天舒也随之到抗洪抢险的工地上去做宣传、鼓动;沈阳市凡有好的影剧展览,父母都让她去观摩……
读书、生活,为创作作了必要的准备,小天舒开始在创作上学步了。前年,天舒写出了她的第一篇作品《父辈留给我们的》,父母读后十分惊喜。他们又指出了小说的不足,让孩子自己去改。父母是明智的,决不越俎代庖,否则不仅会使孩子变得愚蠢,而且追求虚名会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天舒的父母深深懂得这一点,因而他们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稍作指点。例如,天舒的又一篇小说《小罗克》的初稿是这样开头的:“晚霞,通红通红”。母亲看了说:“这样描写太一般了,缺乏形象性,谁都可以写出来,你再仔细想想。”天舒听了母亲的话,连续几天站到阳台上,一边观察晚霞的色彩和变幻,一边自我诱发想象力,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斟酌,最后将小说的开头改写为:“……那晚霞的颜色真是好看极了,浅红的象夹竹桃,火红的象石榴,鲜红的象郁金香,深红的象玫瑰。”这一改,把晚霞写活了。
自去年九月以来,小天舒连续在《芒种》、《鸭绿江》、《前进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四、五篇小说,引起了许多人关注。她的成长告诉人们。天资是重要的,而后天的教育更为重要,庞天舒的成长,倾注着她父母多少辛勤的汗水和劳瘁的心血呵!天下做父母的都望子成才,可是,从我们做起的话,我们应当怎样当好父母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