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一张失实的照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2
第3版()
专栏:

一张失实的照片
看到你报一月六日一版刊出题为《廖可璜王惠珠培育出当年结果的葡萄新品种》照片后,大吃一惊!
二十多年来,我们在新疆工作,向当地少数民族学习了不少栽培管理葡萄的好经验,探索了无核白葡萄品种早结果、早丰收的途径:如果头年能培育出壮苗,翌年早春及时定植,在较好的条件下,是可以部分结果的;但在大面积栽培管理的条件下,很不易办到。无核白葡萄在当地是一个栽培历史很久的老品种,估计在数百年以上。伊朗、阿富汗、苏联等都有大面积栽培。其他葡萄品种也是这样,当年定植、当年结果者很少。
我们发现这一摄影报道失实,即打电报给你们,请予更正;同时写信给新华社记者程至善同志,告诉他我们从未培育出过当年结果的葡萄新品种。
此外,照片说明中提到我俩的工作单位也不对。廖可璜已于去年三月份调至吐鲁番地区葡萄瓜类研究所工作,王惠珠已于一九七九年调到吐鲁番县科委工作。
廖可璜 王惠珠
《廖可璜王惠珠培育出当年结果的葡萄新品种》的照片和说明严重失实。王惠珠、廖可璜于一九八○年以前先后调离农技站,而照片说明中却宣称他们是吐鲁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葡萄技术员。
我们科委是主管科技成果的单位,解放以来本地区还没有培育成功葡萄新品种的科研成果。无论廖可璜、王惠珠,或所在单位,都没有向我们申请过鉴定葡萄新品种的要求。廖可璜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还没有培育出新品种,更谈不上一年结果的新品种。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老葡萄园,根本不是什么一年生的新葡萄园。
吐鲁番地区科委
编者按:据新华社摄影部国内编辑室来信,他们接到廖可璜、王惠珠同志的来信后,已向廖、王作了检讨和说明。此外,照片的标题《廖可璜王惠珠培育出当年结果的葡萄新品种》,其中“新品种”原为“新品株”,是本报编者误改的。特此说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