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国以民为本”——董老在新中国建立后初次回乡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3
第3版()
专栏: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

“国以民为本”
——董老在新中国建立后初次回乡纪实
“我们的保卫工作,要立足于群众”
1956年3月的一天,中共湖北省红安县委接到省委的电话,说董老回乡来视察工作已经动身了,要我们作好安排。县委领导同志高兴异常,互相传告。
县委原安排董老住县人民委员会办公楼。董老说,他到哪里就要给哪里添麻烦,人委楼是办公楼,不要惹得干部不安,影响工作,他坚持住在县委房子里。
大家知道董老来了,都跑去问候。年愈七旬、须发霜白的董老,一边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一边缓步走向问候的同志。看望董老的乡亲越聚越多,执勤的同志感到为难,有位领导干部忙示意劝阻。董老立即摇手制止,并对执勤的同志说:“我这是回到老家来了,我想和大家见见。”说着,他将手杖递给一旁的护士,高兴地和围在身边的干部、群众一一握手、交谈。人们觉得董老还和当年那么平易近人,那么和蔼可亲!
在一旁的县委负责同志此时考虑却比较复杂:董老回到家乡来,不让他老人家多接触群众,准行不通;让他“来者不拒”,可董老年高体弱,又长途跋涉,汽车颠簸,身体怎么吃得消?何况董老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理应加强保卫工作,避免发生意外。
董老理解县委领导同志的想法,开门见山地说:
“想和群众见见,是我的本意,和群众在一起机会难得嘛!”董老坐在一张藤椅上,又继续说:“我们党和国家,不能没有保卫制度,正如不能没有法制一样,这是为了什么呢?从根本上说,还不是为了群众?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本。我们党的干部,包括中央的干部,都是从群众中来的,谁要脱离了群众,谁能保卫谁?……所以,我们的保卫工作,要立足于群众……。当然,我们的工作是有基础的,这叫领导和群众的一致性,这也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后来,董老到武家畈、南门河、北门岗、南街大夫地、以及稞子山等处视察,我们的保卫工作也适应了广泛接触群众的要求,董老十分高兴。
“今天你们是客人,我是主人”
回乡的第三天,董老在县委机关会议室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只准备了一些茶水。邀请的代表有解甲归田的红军老团长方和明,有老赤卫队员、红色地下交通员杨绍贵、杨先文,有烈军属夏文仙、徐正修,有董老的老学友、老中医李云阶和教师吴翼龙,有董老家的邻居高叔乔、秦老汉、吴老汉,还有董老的堂嫂、弟弟、弟媳和侄儿、侄女等,共计17人。
大家陆续到来,董老一直迎候在楼梯口。先到的同志见董老没入坐,也都不愿就坐。董老笑着说:“今天你们是客人,我是主人,快坐,快坐。”老中医李云阶说:“您十八载没回老家,才是真正的客人,你坐了,大家自然要坐的”。
“好,好”,董老这才坐下来,打趣说:“我们不是客人,都是主人,都是新中国当家作主的人,对吗?”
座谈会开始了,董老请在坐的谈谈这些年故乡的变化,谈谈群众的想法和要求,一时没人“打头炮”。董老笑着问:“怎么,又讲客套了?三句话不离本行嘛,各人从各人的那一行谈起好不好?”
随后,红军老团长方和明,汇报了农业合作化的情况;老邻居高叔乔,汇报了公私合营的情况;老赤卫队员杨先文,汇报了红安人民感激党的心情。一个个当着董老掏不尽的知心话,叙不完的乡土情。气氛热烈,感情深厚,座谈会开得生动活泼。当老中医李云阶谈起红安地方常见病的治疗时,董老插话更多。董老问:“解放前县北的七、紫、金有个‘山高水恶,疱颈气脚’的病,现在治愈没有?”
李医生把这些年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调拨医药、供应碘盐等给老区人民治病的情况,作了简要的汇报,然后介绍说:“‘新脖子’不见多发,但‘老脖子’并未根除。”董老听了,望着一同到县里来的省长张体学同志说:“这是个大事,这是个大事”。张体学同志马上解释:“省里每年给红安拨了一笔专款,打算再下功夫治几年。”
“是啊!”董老说:“粗脖子病人很痛苦,生产、生活都不方便,再治的时候,要注重中西医结合,要注重方法、效果,还要请省里继续提供方便。”
董老又问了一些其他情况,在场的女医务人员暗示大家不要让董老太累,代表们都会意地站起来准备告辞。董老站起来向大家摇手说:“不要走,多坐一会儿,我们十八年难见一次面,还不在一块儿吃顿饭。”
进餐时,厨房的周师傅特地给端来了油炸糯米绿豆粑,说:“董老,这是家乡特产,请您老人家尝尝。”
“绿豆粑?好!”董老举筷夹了一个,招呼代表:“来,大家都尝尝。”董老吃完饭,放下碗筷,又一次叮嘱大家:“我吃得少些,你们可要多吃点,吃饱吃好。”
“现在搞建设,我们同样要靠群众”
董老在县城逗留了四天。在准备告别乡亲重返北京的前夕,他还依依不舍地坚持要再次绕城走走看看。
董老缓步来到礼堂门口,兴致极浓地问这问那。当他登上楼前平台凭栏远眺时,红安县城尽在眼底。这里,曾经燃烧过农民运动的烈火,响起过秋收起义的枪声,检阅过工农鄂东革命军的阵容,挂起过苏维埃政府的匾额。这里,也曾是红四方面军的前哨,新四军第五师的可靠后方。打从大革命年月董老垦荒播撒革命火种,直到全国解放,这里的红旗未曾倒过,长期被誉为鄂豫皖苏区的一座红城。
革命几经风雨,历史几经曲折。董老抚今追昔,感慨殊深地告诉他的后辈:“胜利来得多不易,革命总算有今天!”他还告诫陪伴他漫步的县委负责同志:“过去打江山,我们靠群众;现在搞建设,我们同样要靠群众。县城的变化是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革命的本钱。俗话说,国以民为本呀!”
当我们正在品味着董老的教诲时,董老拿起那根拄手拐杖,又指着县城的中心街道说:“那里要是设个专卖布匹、油盐的商店,就更方便进城赶集的群众了。”他还指了指南门外的一块大草坪,征求我们的意见:
“那里能不能建个农业机械厂,专门制造一些农业机械供应农村?”董老扶着礼堂的楼梯转到大门口,回过头问县委的同志:“烈军家属代表是不是每年要在这里开一次会?他们有什么意见和要求?”……
这时,董老直盯着正南的王家畈村头。在那里,麦苗儿覆盖了田畴,油菜花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环绕的土墩上矗立着一座圆柱体建筑。董老问:“那是什么?”
“那是新修的革命烈士塔,又叫‘白骨塔’。”
“白骨塔!”“这就是我那年带信回来叫修的那个塔?”
“是的”,我们当面汇报了修塔经过。董老又问:
“红安的革命烈士是10万人还是8万人?民政部门有没有统计?”
“有”,我们回答说:“原来讲10万人,是约计数,解放后中央南方访问团来县,我们派人调查登记,除已划归大悟、光山、新县的几个区,红安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实有八万人。”
“嗯!……八万烈士……老区为革命献出了八万人民!”董老的语调很沉重,他久久地凝视着烈士塔,缓缓地说:“八万烈士是人民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马友才 潘知 耿协楠口述,肖仁记录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