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困难重重的美国汽车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4
第7版()
专栏:

困难重重的美国汽车业
梁丽
美国汽车工业在困难重重中度过了1980年。按他们自己的说法,这是个“没法更坏”的年景。
仅仅在去年头九个月,三家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中,通用汽车公司亏损8.24亿美元,福特汽车公司亏损12亿美元,克莱斯勒公司亏损14.7亿美元,这都是前所未有的。自从1921年来,通用公司还是第一次亏损。去年,福特公司则靠国外市场的利润来贴补亏空。克莱斯勒公司要是没有政府的15亿美元贷款,差一点要倒闭。
1980年,美国这个历来的最大汽车生产国第一次把宝座让给了日本。和前年比,美国汽车产量和销售量下降了24%和20.3%,达到了1961年来的最低点。
美国汽车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将近五分之一,为六分之一的美国工人提供就业机会。但去年,1,600家汽车经销商被迫歇业,25万汽车工人被解雇,与汽车有关的部门失业人员达45万。汽车工业的衰退影响了全国的经济。
美国地多人少,有发达的公路网,人们又能用分期付款的办法赊购新车。因而,在二次大战后的好年景里,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汽车购买国,四分之三的人家有汽车一辆以上。40年来,美国汽车业也一直奉行“大车赚大钱”的守则,热衷于生产豪华宽敞、耗油量大的汽车。
1973年石油危机曾一度引起抢购石油的惊慌,但是美国几大汽车公司并没有因此及时调整多产小型及超小型的省油汽车。
直到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一再提高油价,使石油价格在1979年初到1980年初提高近125%。国内消费者迫切需要型小省油的汽车,美国汽车制造商这时才为时已晚地发现供求脱节。
去年美国车在本国销量大减,但进口车量却增加,仅从日本就进口了约180万辆。日本汽车业具备强大的竞争能力。首先,汽车出口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对汽车厂的设备开支有赋税优惠,出口汽车商品税有高达20%的回扣。其次,日本汽车工厂设备新、自动化程度高、费人工少、生产费用低,加上运费每辆车仍比美国同类产品售价便宜1,000到1,500美元。为了扭转被动局面,美国汽车业目前全力以赴要尽快改变生产程序和改革设备以生产小型省油汽车,计划在五年内投资额达800亿美元。几大汽车公司纷纷改装工厂,重新训练工人,研究新车设计。克莱斯勒一家新厂98%的焊接活将用机械手进行。各公司不同型号的四汽缸、每加仑油跑25—30英里的新车相继投产;计划五年后还将生产二汽缸、每加仑跑60公里的小车。各公司还在加强技术研究,打算用份量轻、高强度的合金钢、塑料、石墨、纤维等材料制作车身。
美国汽车制造商一面要求政府通过立法给予研究和发展赋税优惠,在今后关键性的两三年内减少日本汽车进口。另方面与工会领导人商谈,要求工会在减少工人罢工、停产、缺勤以及重新训练工人方面大力协作,共度危机。
通用汽车公司的负责人隆德声称他们“已经过了沟底,正在往上爬”。这反映了部分汽车界人士对复苏的信心。对关系全国经济的汽车业能否打翻身仗,美国朝野人士也期望殷切。但偌大企业的改造并非易事。要到1983年美国才能年产700万辆小型汽车,达到日本今天的生产水平。届时在成本、价格、质量方面能否都超过日本车也很难说。美国汽车业前景困难重重,是否真已度过沟底?能否在两三年内复苏?这也是要里根政府伤脑筋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