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对外经济贸易要为调整国民经济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5
第1版()
专栏:社论

对外经济贸易要为调整国民经济服务
当前,全国正在贯彻执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对外经济贸易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积极地为国民经济的调整服务。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国家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世界情况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借助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国家想要发展经济,绝不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这几年,由于全党重视,对外经济贸易打开了新的局面。过去一些同志把对外经济贸易只看成是部门的工作,现在情况改变了,从中央各部到地方,都把它当作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来抓,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发展的势头是好的。
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为我国的国民经济调整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我国经济的回旋余地就比较大了。整个国民经济是一部联动机,环环相扣,脉脉相通。外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不能偏离总的指导方针。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偏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多年来,由于经济工作中“左”的病根未除,造成了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的失调。这种“左”的思想影响,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反映,一是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理解得不够全面,忽视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不从实际出发,急于求成,不量力而行,在一个时期内引进设备、技术的规模过大,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调。这都是与党的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相背离的,都应当克服。我们一定要端正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指导思想。只有指导思想对头,才可以通过国际市场的交换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国内的生产能力,提高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通过适当的形式吸收外资,加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改善比例关系。
对外经济贸易怎样才能很好地为国民经济调整服务呢?
首先,要发展生产,继续扩大出口贸易。在调整时期,同样是既有需要,又有可能的。从需要看,为了保证调整国民经济所必需的物资进口,缩小外汇逆差,出口应该力求有所增长。已经打开的国际市场,要不断巩固扩大。另一方面,出口增加了,有利于促进工农业生产和解决就业问题。出口继续增长也是可以做到的。尽管某些商品今后出口量有所下降,但是农业和轻工业在调整时期仍将有较大的发展,可以为出口提供更多的货源;我国机械加工工业有较好的基础,出口的潜力很大;以进养出,即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制成品出口,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进料加工,大有发展余地;出口产品在提高质量、改进包装装潢和提高履约率等方面下功夫,就可以换取更多的外汇。从近几年的出口情况看,计划指标都留有余地,出口年年超额完成任务,总的来看,并没有影响国内市场的供应,而且通过国际市场的调剂,换回了不少必要的物资,促进了生产,繁荣了市场。要扩大出口,关键是要有一套切实的奖励出口的政策和措施,把中央、地方和企业单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二,加强进口管理和外汇管理工作。外汇来之不易,一定要用到刀刃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奖出限入的。目前我国国际收支有逆差,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看,都应当对进口和外汇使用严格控制,订出相应的政策,规定严格的管理办法。调整时期,对稳定经济最必需的物资进口要给予保证。但是不能什么都进口,不能什么都以“洋”为贵,以“洋”为好。我们的方针始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凡属我国有基础有优势可以自己生产的产品,都应当加以保护和扶植,积极采取奖出限入的政策。在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方面,对已经进口的要充分加以利用、消化,对停缓建项目的进口设备和物资,要尽一切可能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今后一段时期内,一般不采取全盘进口成套设备的方法,应该有选择地引进设备制造和工艺技术,买一部分关键设备或零部件。
第三,积极慎重地利用外资。吸收外资是对外开放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在经济调整时期是不变的。但吸收外资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借钱是要还的,借时就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效果和偿还能力,考虑到利弊得失。今后在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下,根据需要与可能,可以借些外债。但究竟能使用多少,不决定于我们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国内配套能力和消化能力,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对一些条件对我有利的长期中低息贷款,可以多用一点,但要用得恰当,要选准使用方向和项目,要讲究效果,当前应该主要用于能源开发、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一些缺门短线的老厂技术改造和能够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的项目。吸收外资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加强领导和统筹安排,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对外经济贸易事关国民经济调整的大局,任务艰巨。对外经济贸易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端正指导思想,清除各种障碍,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坚韧不拔的努力,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