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植树护林和经济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6
第5版()
专栏:

植树护林和经济调整
徐淼忠 祁炳坤
调整国民经济要注意林业问题。解放以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很大成绩,但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山林火灾等,对现有森林的破坏也很严重。据全国木材重要产区广西调查,每年平均毁林开荒一百万亩,其中单百色一个地区一年就毁林30万亩。从1978年冬到1980年冬的两年多时间里,山林火灾发生将近五千起,烧毁森林面积257万亩,相当于1979和1980年两年造林面积160万亩的1.6倍多,加上正常砍伐一年约五百万立方米,折合五十万亩,几项数字之和一年要减少森林面积三百万亩左右。广西现有森林面积8,260万亩,按目前这种状况下去,27年就会全部毁掉。福建省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现有林地面积七千万亩左右,目前每年只能生产九百万立方米,而消耗量却达1,300万立方米,总蓄积量在1957年到1972年的15年中,从3.4亿立方米,下降到2.4亿立方米,采大大超过造。浙江省1973年森林蓄积量有2,900万立方米,到1977年森林蓄积量下降到1,800万立方米,照此下去,在六、七年内,全省的森林将全部砍光。就全国而论,解放后森林覆盖面积增加不多,如果乱砍滥伐的情况不能制止,再过二、三十年,会把一切可以采伐的森林全部采完。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林业问题的重要性,不能单从林业本身来看,而要从整个农业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来看,只有这样才能对林业的地位和作用看得比较清楚。农业的结构,从根本上讲就是农林牧如何结合,按什么比例发展的问题。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是:用农业挤掉林业和牧业,整个农业生产就不能得到顺利发展。在农业中,就农林牧三者的地位来说,应该是同等的。那种认为只有农业重要、其它两业可有可无的观点是有害的。当前,农林牧比例失调,林业特别落后。1978年,农业占整个农业产值的67.8%,林业占3%,牧业占13.2%,副业占14.6%,渔业占1.4%。
搞好农林牧结合,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需要。在自然界中,环境和生物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农作物和其它植物、动物以至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都必须在自然界的一定生态平衡条件下,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从环境和生物的关系看,森林对农业的发展具有三个独特的作用:一是调节大气候,改善小气候;二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三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但是,这些年森林砍伐过度,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占国土面积的12.7%,造成气候恶化,水土严重流失,沙漠南移,珍禽异兽减少。这些反过来对整个国民经济又带来严重后果。
狠抓林业,是当前调整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对现有森林采取坚决保护的措施,全国木材采伐量有必要稳定一个时期,让过量采伐的林区休养生息。对木材需要量的缺口,主要通过开发深山老林,大搞木材的综合利用来解决。由于森林开采容易抚育难,一旦毁坏,几十年都翻不过身来,因此,保护森林,培育森林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我们应该吸取过去只采不育和重采轻育的教训,坚持以营林为主、采伐为辅的原则,使木材采伐量和生长量之间的差距缩小,使自然生态走向平衡,使我国森林覆盖率由去年的12.7%,逐步达到20%、30%以至更高。这是完全可能的。朝鲜在解放前森林资源破坏十分严重,解放后,为了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提出了十年营造措施规划,1964年又全面推广循环采伐方式,现在森林覆盖率达74.4%。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森林基本搞光,战后严格封山育林,需要的木材主要靠进口,不到三十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66%。
为了把我国农业生产迅速搞上去,解决林业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问题,我们认为要采取如下几个主要措施。
第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持续造林。这是搞好农林业生产的基础。目前,全国还有12亿亩宜林荒山,属于国营林场的有1.6亿亩,其余绝大部分是属于集体的。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广大群众房前屋后,家庭院落,能栽树的零星空地很多。我们要坚持社队集体造林为主,积极发展国营造林,鼓励社员个人植树的方针,实行国造国有,社造社有,队造队有,合造共有,社员在房前屋后和生产队指定地点种的树,永远归社员个人所有。把林权所有制固定下来,才能更好地调动各方面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第二,坚决实行保护林业的政策。过去许多集体单位年年栽树,年年不见树,春季栽满山,夏季活一半,秋后全不见。主要原因是栽树以后,没有专人管理和保护。因此,建立和健全林业生产的各种责任制,是势所必需。
第三,解决好林粮和林牧的矛盾。过去有些领导只抓粮,不抓林,造成森林严重破坏,反过来又妨碍粮食生产。每个省、市、自治区应根据其自然条件,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全面规划,统一安排,解决好林粮、林牧的矛盾,以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第四,加强管理,改变林业多头经营的局面。现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对林产品是许多部门经营,有的管种,有的管砍,有的管经销原木,有的管木材加工,有的管竹料,有的管废料处理,有的管香菇、木耳、茶叶等林副产品,结果是“一把锄头造林,百把斧头砍树”。根据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做法,林产品归口到林业部门经营,有利于加强计划领导,统筹安排,平衡供需。
第五,大力宣传和认真贯彻《森林法》和国务院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紧急通知,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林区群众造林、爱林、护林的自觉性。政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对严重破坏《森林法》和《通知》规定者要追究责任,依法惩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