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职称与称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6
第8版()
专栏:

职称与称职
张隆高
为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定职称,大有必要。建国以后,我们对这类事情不很重视,说得多,做得少,更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技术职称不被重视,行政职称却分外吃香。于是,热衷于做“官”者被认为是“进步”,有志于钻研专业者却被目为“白专”,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十年动乱之秋,一方面是“官”风高涨的时代,各种官多得不得了,什么“把手”“头头”之类的名词,弥漫着封建霉味,结果是“官”价贬值,令人齿冷。另一方面又是吃“大锅饭”的时代,技术职称反成为祸害,职称越显祸害越重,结果是有志有识之士无所作为,混世混饭之徒逍遥自在。遭殃的是科学,是国家,是人民!现在,定学位,定技术职称,有利于激发人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少些“官”迷,多些人才,国家幸甚!
然而,技术、学位职称就不会有冒滥之事了么?未必。职称是对一个人的学识、才能和贡献的评价,定职称的关键是要称职,要货真价实。如果弄得名实相乖,不但贻笑大方,还会贻误工作。据说,有的人为争职称竟不顾一切地硬着头皮挤,似乎以为象南郭先生那样,只要站在乐队里把竽按在嘴上,就是竽乐大师了。要杜绝这种事情,使得其称者称其职,关键在领导。要争要挤,怕是免不了的,就看领导怎么处置。重要的是态度要认真,标准和考核办法要过硬。如果定学位、职称也要徇私情,开后门,看“情绪”,搞“恩科”,还成什么话?或者图省事,马马虎虎,皆大欢喜,岂不成了新的“大锅饭”?这类事,与其从宽不如从严,与其滥不如缺,事实证明不称职者,实行免去其职称的办法也未尝不可。否则,不称职的职称太多,会成为国家的包袱。
冒滥之事在我们历史上似乎是由来已久、影响深广的陋习。只要什么东西一吃香,有些人总爱蜂拥而上,必欲捞之而后快;执其事者也乐得以之为钓饵,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结果把事情办得非驴非马,一文不值,使人大失所望。晋代的什么“九品中正”,也算一种“职称”的,因为搞得很不认真,“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笑话百出,社会不买账。不认真是办不成什么事的。我们定职称,必须痛革冒滥的陋习。真正拿出点奋发自强的劲头,再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