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抓科技 促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27
第1版()
专栏:

抓科技 促生产
本报评论员
在调整经济的过程中,搞好今年的工农业生产是一件大事。要把工农业生产促上去,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国家科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科技工作者为经济建设献策出力。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必定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群众的热情支持和欢迎。
经济建设中“左”的表现之一,就是不重视科学,不尊重经济规律和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我们必须切实纠正这种偏向。在经济调整工作中,主要的不是靠增加新的基本建设项目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是靠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但是,如果不重视科学技术,不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事实上,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客观形势逼着一些同志不能象过去那样争投资、搞基建,而必须寻求科学技术的帮助,讲求经济效果。从这个意义来说,调整时期应该是科学技术工作和广大科技人员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系列关于农业的正确政策,已经在广大农村显示巨大威力。广大农民从没有象现在这样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从没有象现在这样关心生产技术。1980年,许多地方采取有效措施,推广适宜的先进技术,受到农民热烈欢迎,成效显著。当前全国农村的农事活动陆续全面展开,农村干部要认真听取科技工作者的意见,采纳各种可行的办法,保证今年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都能做到高产、稳产、低成本。
发展工业生产同样如此。目前无论是轻工业、纺织工业还是重工业,普遍存在着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率、低质量的弊病。怎么才能使工业生产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增产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产品?怎么才能使现有工业企业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离开科学技术,就谈不上挖、改、革,就不能实现最佳的经济效果。
总之,各级生产指挥部门,各个厂矿企业,各个农业生产社、队,都应当把科学技术工作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一定的周期,很难立竿见影。但是,应当看到,多年来,经过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科学技术成果。如果科技部门和生产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努力,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加以应用和推广,有的加以完善和配套,那么,在当前的工农业生产中,是可以很快见效的。
抓科学技术,首先要尊重科学,发扬技术民主,发挥专家的作用。党中央最近指出,任何一个项目的兴办,必须集体商量。集体商量,就包括征询科学家的意见。在科学技术问题上,必须实行技术责任制。各级党组织应当保证负责科学技术领导责任、指挥责任的专家,有职有权,克尽其责。
抓科学技术,也必须发动广大工人、农民,发挥他们钻研科学技术、开展技术革新、推广新技术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应当鼓励和支持科学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帮助和指导工人、农民的科学技术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