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上海市高教局局长舒文谈: 如何调整和进一步办好大学分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03
第3版()
专栏:

上海市高教局局长舒文谈:
如何调整和进一步办好大学分校
记者访问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副主任、高教局长舒文同志,请他谈谈如何调整和进一步办好大学分校的问题。
舒文同志说,1978年上海办了13所大学分校,招收了六千八百多名学生,现在看来稍多了一些,规模大了点。从前年冬天我们就开始调整,去年又正式提出了关于调整和进一步办好大学分校的方案。调整后将保留10所分校,第二、第三年的招生人数各在二千人左右,现在在校学生总数11,000人。各个分校都开始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基本建设,配备了领导班子,建立了一千四百余名的教师队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长期从事学校教育的人员。各校自建了一批简易的基础实验室,调进及购进了几十万册图书,装备了一批电化教学设备,开展了电化教学,初步具备了办学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分校实行走读,既节省校舍,又减少了学校后勤人员和管理工作。各分校在所在区的支持下,都办了食堂,为走读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膳食条件。教学秩序良好。普遍反映,分校学生虽然入学考试分数略低于总校,但经过努力,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比预期的好,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实践表明,依靠各方挖掘潜力,举办走读制的大学分校,为四化多培养专业人才,是符合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也是可行的。
谈话中,舒文同志回顾了上海工业部门积极办学的历史。他说,上海六千多家工厂,除了宝钢和石化总厂等部分工厂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上海市管的,技术人才的需要量很大,而上海原有的25所大学中,有19所是中央部属的,每年的毕业生只有30%分给上海,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上海工厂企业技术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5%左右。长期以来,工业部门一直要求多办一些地方大学。1958年办过一批,1962年调整下去了;1963年有些学校又以半工半读的形式重建了,“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全部砍掉了。1978年,当天津、北京等地开始办大学分校时,在上海,最先提出要办分校的是工业部门的同志,各个主要工业局都参加了筹办大学分校的工作。他们比教育部门还要积极,这反映了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工业部门这种办学积极性,教育部门要鼓励,要支持,尽量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当然也要量力而行。
关于量力而行的问题,舒文同志认为,不能只看中央有多少力量,还要看到地方的力量以及潜在的力量。舒文说:“就拿经费来说,上海的教育经费主要靠中央拨款,但完全靠中央也不够,还要靠地方补充。四年来,上海地方财政补贴教育经费二亿多元,其中一部分用来办分校;去年还在部分大学办了自费走读班,招了三千三百余名学生。”舒文说:“教育本身也要摆脱一些旧框框,使有限的物力、人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办更多的事情。我们办分校有个前提,就是不能削弱老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力量。现在看来,办分校和增招自费走读生,并没有使老大学伤筋动骨。这说明,对原来的制度作一些必要的改革,就能进一步挖掘潜力。”
上海的大学分校是在时间短,条件差,又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办起来的,所以在办校过程中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是:初期设想的规模过大,第一届招生多了一些,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缺少统一规划。去年2月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市委领导听取分校工作汇报后指出,大学分校要继续办好,并作适当调整。有关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并与有关方面反复磋商以后,提出了调整和改进意见,要求分校的布局要与工业部门的需要相适应,根据目前的办学条件,分校的规模要适当缩小,主要培养急需的通用人才;专业设置不宜太多,各校应有分工,专业的面要宽一些,适应性要强一些。现在,上海的大学分校正在按照这些意见进一步调整,并认真抓好教学质量。有关老大学和工业局,要积极支持分校后期的专业教学。舒文同志说,“去年我们搞了两个调整方案:一个是关于大学分校的,另一个是关于专科学校的。调整后,分校和专科学校每年可培养六千名学生,接近于老大学每年分配给上海的毕业生数量。”
本报记者 肖关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