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狠抓调整,尽快把国民经济转上按比例发展的轨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03
第5版()
专栏:

狠抓调整,尽快把国民经济转上按比例发展的轨道
柳随年
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长期失调。1979年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经过两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被动局面仍没有根本扭转。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对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认真的调整,这个决定是完全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地全面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这个决定,尽快把我国经济转上按比例发展的轨道。
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
要全面分析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形势,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问题的一面,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目前全国经济形势总的是好的,主要表现在:农业、轻工业增长很快,近几年来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在调整积累与消费及农轻重的比例失调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济效果有所提高,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品种都有增加,质量也有提高,特别是机械产品、钢材和轻纺产品变化尤为显著,燃料动力及原材料消耗正在不断下降;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所有制等方面进行的改革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我国的经济生活从1958年以来从未象现在这样活跃。经济发展的整个趋势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经济的确潜伏着危险,即基本建设、生活消费、财政赤字、货币发行和物价控制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在于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而基本建设规模没有缩小。所以,在上述五个问题中,前两个是基本的,后三个是派生的,前两个问题一解决,后三个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因此就当前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需求膨胀。
这种潜在的危险是怎么来的呢?有的同志说是调整调出来的,有的同志说是改革改出来的。这都不符合事实。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第一位的原因在于,过去长期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过分追求速度,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搞高积累,人民生活和劳动就业欠帐太多,这些问题在调整经济的过程中必然暴露出来。第二个原因在于,前两年贯彻调整方针很不得力,下基本建设的决心不大,有些同志整天喊“要骑在马上调整”、“要在前进中调整,调整中前进”,而又缺乏有力得当的措施。第三个原因是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照顾全局,为增加自己的收入而发展各自的生产,造成一些盲目生产与盲目建设,分散了国家的财力和物力。总之,调整和改革工作中的问题虽有影响,但绝不能说是由于调整改革造成的。
这次调整是健康的清醒的调整
中央关于进一步进行调整的基本要求是一步退够,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信贷平衡、稳定物价。它包括控制需求、减少支出和调整结构、增加生产、增加收入两个方面。当前首要的是压缩需求,这是重点,但不能忘记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整结构,实现经济稳步增长。调整的具体内容主要是:
(1)压缩基本建设规模;
(2)紧缩行政事业及其他事业费的支出;
(3)控制生活消费的增长;
(4)调整生产结构,放慢或降低冶金、机械等重工业速度,加快农业、轻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5)调整和改组现有工业企业;
(6)稳住基本生活资料的销售价格。
这些措施究竟怎么样?是应急措施,还是战略性措施?从表面上看,好象是为了解决财政赤字,属于应急性的。其实不然。从1958年开始二十多年来,除1961年至1965年这段期间外,在经济工作中脱离中国实际情况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的影响,重轻农畸形的经济结构一直得不到纠正,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这次调整要求把我国经济发展落到实处,消除“浮肿病”,这就为从根本上消除“左”的影响创造条件,也使产业结构的改变成为可能。这怎么能看作是应急性的措施呢?低估了这次调整的意义,就不能使我们正确地全面地执行这一决定。
采取这些调整措施会不会带来新的问题?肯定不少,有些甚至会很严重的。但会不会引起恶性循环?有的同志担心基本建设的压缩会造成大批设备积压,部分民用、国防工业生产任务不足而发生亏损,使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为了平衡财政,就要再次削减投资,如此循环,将使经济继续恶化下去。提出这个问题,引起我们的警惕是必要的。但只要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贯彻中央决定,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因为我们是停建那些积压资金、长期建不起来,或建起来也不能很快发挥效益、取得利润的工程;停止生产那些消耗高、质量差、货不对路的产品。这样做正是为了减少损失,腾出人力物力财力,上那些建设周期短、盈利多、收回资金快、容纳劳动力多的轻工业、手工业、服务性行业,加强能源、交通运输等薄弱部门,增加消耗低、质量好、市场需要、人民喜欢的产品。这样的调整显然不会造成经济恶性循环。实行这种调整,目前有些单位,如下马基建单位,会造成一些损失,但对扭转全局被动局面来说是有好处的,等全局一主动,大家就都主动了。相反,如果大家都顶着,坚持不调整,照老样子干下去,那才真正会把经济引向恶性循环。中央所说的这次调整是健康的、清醒的调整,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对如何贯彻调整方针的几点意见
有了中央的正确决定,怎么贯彻?还需要有关部门具体化。这里我想提出几点看法。
(1)要努力抑制需求。首先要使中央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和紧缩行政事业费支出的计划如期实现,不能强调困难打折扣。要做好组织工作,努力减少基建下马过程中和下马后的损失,如搞好下马设备的调拨和维护,清理好物资,搞好下马工程的利用和维护,以及安置好多余基建职工等。计划外的基本建设也要控制。还要努力节约事业费的支出。此外,消费的需求也要控制。这几年增加消费改善人民生活是完全必要的,人民是满意的,但现在要告诉群众,消费的增长无论如何不能超过生产的发展。
(2)从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上,加强轻工业和农业,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结构,为进一步调整积累消费比例关系创造条件。在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轻工业极为重要。农业由于政策对头,今后若干年内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多种经营的发展。这是我们调整的一个根本方向。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整个经济活不了,不仅重工业上不去,积累无法实现,而且劳动就业问题也解决不了。但生产结构的改变需要有一个过程,这要首先从改变投资分配比例着手。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调整积累消费比例关系。如果增加消费需求不与增加消费品供应的可能结合起来,或者靠进口消费品来解决消费品供应问题,其结果只能给自己造成被动。
(3)要改变重工业结构,把重工业从为基本建设、为自身的发展服务转到为轻工业、农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的发展的轨道上来。过去在大上基本建设时,从轻工业、手工业部门转向为基本建设、为重工业服务的那些企业,应当首先转回来。其他一些与轻工业相近的机械工业,也要转过来。在基本建设下马后无事可干的机械工业,可以转而为现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服务,特别是为节省能源服务。至于重工业支援农业的问题,过去搞了那么多拖拉机等,但效果不好,这主要是货不对路,或产品质量不好,我们绝不能因为前一个阶段支农产品销路不好,因为农村劳动力多,就否认支援农业的必要性。其实,工业部门只要到农村认真做点调查就会发现,无论当前还是长远都有很多事情需要支援。这里的关键是要重工业放下架子,过去基本建设规模大时,谁也惹不起,都得求你,现在“大少爷落难”,正好趁此机会自我整顿一番,不要把它看成是坏事,应当看成是好事。
(4)要把劳动力安排好。这次调整最难处理的就是这个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大量的待业人员,经济调整又会多出几百万人,这么多人怎么办?可以趁此机会举办一些短训班,把现有职工特别是青年工人,好好提高一下。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转”字上做文章。要把这些人转到发展轻工业、手工业、商业和服务性行业方面来,这方面可以容纳很多人。这是解决目前我国劳动力多余问题的根本出路。千万不能简单地采取停工照发工资的办法。
(5)正确处理调整和改革的关系。改革要促进调整,要与调整密切结合。从根本上说,不改革“吃大锅饭”的管理体制,就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能提高经济效果,不能使经济大发展;而且就当前来说,许多改革也并不影响调整,甚至有利于调整。当然,整个改革的步子要放慢一点、稳一点。特别是那些牵涉过多精力或与调整有矛盾的改革要坚决放慢;要认真总结近两年来的经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巩固现有改革成果;对有利于调整的改革要积极进行,如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流动资金全额信贷,增加流通渠道,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工业的调整和改组结合等;对带有方向性的改革如企业利改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和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等还要坚持试点;在目前价格不能大动的情况下,税制改革要先行,但价格的全面调整也要积极准备;体制大改的准备工作要抓紧再抓紧,如方案的制订、干部培训、经济法规的制订等。调整是经济领域里的一次重大决策,一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决而慎重地执行中央的方针,就可以把我国经济逐步引向按比例发展的轨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