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关于调整一九八一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财政收支的报告 ——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五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08
第1版()
专栏:

关于调整一九八一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财政收支的报告
——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五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姚依林各位委员:
在一九八○年八、九月间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一九八○、一九八一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讨论并通过了一九八○年国家预算和一九八一年国家概算。会议责成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贯彻执行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讲求经济效果的指导思想,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做到减少财政赤字、实现收支平衡。国务院根据会议精神,组织有关部门,一方面努力实现一九八○年国民经济计划,一方面进一步研究经济情况,把一九八一年计划安排和财政概算具体化。一九八○年十一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会议和全国计划会议,随后中共中央又召开了工作会议,全面估量了当前的经济形势,进一步研究了必须采取的对策,初步总结了经济建设中的一些主要经验教训。这几次会议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很好的,但潜伏着危险,必须对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只要坚决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潜伏的危险就一定可以消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好形势就一定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现在,我受国务院委托,就一九八一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财政收支的调整问题提出报告,请予审议。
一、一九八○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
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七九年取得可喜成就的基础上,一九八○年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总的来说,比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时预料的要好。
经济形势好,显著的表现在有八亿多人口的广大农村的形势越来越好。农业生产,尽管遭受了几十年少有的南涝北旱的自然灾害,由于贯彻执行了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农业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仍然获得了比较好的收成。粮食总产量预计为三亿一千六百万吨左右,比上年减少一千五百万吨左右,但仍比丰收的一九七八年增产一千万吨以上,是建国以来仅次于一九七九年的第二个粮食高产年。棉花产量预计达到二百六十万吨以上,比上年增加四十多万吨,增长百分之二十,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油料、糖料在上年大丰收的基础上,又各增加了百分之十以上。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也都有发展,农村经济更加活跃。由于农业生产的增长和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一九七九、一九八○两年农民仅出售农副产品即增加收入二百五十八亿元。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许多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就扭转了多年以来“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状况,集体的收入和农民个人的收入都比过去有较大的增长。全国广大农村社会秩序安定,农民心情舒畅,干群关系大有改善,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民中的威信提高了。
经济形势好的又一个标志,是工业内部的结构开始向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由于在计划安排上贯彻执行了积极发展轻工业的政策,轻工业增长速度超过重工业增长速度的趋势,到一九八○年进一步发展了。一九八○年轻工业产值计划要求增长百分之八,预计达到百分之十七点四。重工业增长百分之一点六,速度比过去放慢了,但是品种规格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改善。钢铁、机械、化工、军工等重工业部门在调整产品方向,更好地为农业、轻工业和市场服务方面,都有新的进步。在能源产量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二点九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百分之八点四,超过了计划规定增长百分之六的要求。这些说明,工业的计划工作和管理工作都有进步。一九八○年继续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对一部分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进行市场调节,这些改革对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果的提高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职工生活继续改善,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一九八○年预计比一九七九年增加近八十元。在一九七九年城镇安排就业九百万人的基础上,一九八○年又继续安排七百万人。城市住宅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一九八○年住宅竣工面积预计达到七千八百多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一千五百多万平方米。
由于工农业生产增长,工人农民收入增加,一九八○年城乡购买力总额比上年增加三百多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预计为二千零七十一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一左右。过去许多基本消费品供应紧张,中高档商品供应量很少,现在不但一般消费品的供应有所改善,中高档商品的供应量也有显著增加。农村集市贸易和城镇农副产品市场活跃,在弥补国营和集体商业的不足方面起了较好的作用。一九八○年许多城市市场供应的良好情况,是多年来少有的。一九八○年出口贸易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二(剔除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三),进口贸易增长百分之十九点八(剔除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二点一),贸易逆差由上年的十八亿七千万美元缩小为五亿七千万美元。
一九八○年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一次证明,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正确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是正确的。目前的经济形势,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很好的形势。
经济形势这样好,为什么又说潜伏着危险,必须实行进一步的调整呢? 这是因为,在一九八○年计划执行中,也存在一些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是:财政继续出现较大的赤字,致使货币发行过多,不少商品价格上涨。一九八○年国家预算执行结果,财政收入(不包括国外借款,下同)超额完成计划,多收七亿元,而财政支出超过计划四十八亿元,主要是基本建设拨款超过二十亿元,支农支出超过六亿元,行政管理费超过十亿元,科学文教卫生事业费超过九亿元。这样,全年的财政赤字由预算中原定的八十亿元增加到一百二十一亿元。由于财政赤字增加,向银行的透支增多了。银行原来计划全年增发三十亿元票子,实际增发七十六亿元,多发了四十六亿元。由于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多,商品供应量未能相应增长,一九八○年全年平均零售物价同上年比较,大约上涨了百分之六左右,其中副食品上涨百分之十三点八。
财政、物价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的经济调整工作还没有做好。长时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工业生产追求高指标,加上林彪、“四人帮”十年破坏,以致国民经济的一些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城乡人民生活多年来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一九七九、一九八○两年我们执行调整经济的方针,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安排劳动就业,增加职工工资,实行奖励制度,这是必要的,对于调动城乡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工农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没有这些重大措施,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好的经济形势。问题是,在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消费性支出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拨款虽然有些减少,但减得不够,而各项行政费用,包括国防费用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经费,还在继续增加。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又经过了十年动乱,一方面百废待举,这是人民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百废俱举,因为国家的力量有限。我们对后一点考虑得不够,这就造成了国家安排的基本建设开支和各项消费开支的总和超过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我们在执行调整经济方针的时候,努力加快农业、轻工业生产的发展,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九七八年为百分之四十二点七,一九八○年上升为百分之四十六点七。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使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之间的联系比过去好得多了,也直接得多了。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够,所以目前消费品的生产供应还不能适应城乡购买力大幅度增长的需要,这是造成去年物价不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然,物价的上涨,除了通货增加过多和消费品供不应求这两个基本因素以外,还有有些企业为了多发奖金而随意提价、议价商品的范围过宽、市场管理不严等方面的原因。上述的基本情况说明,多年积累下来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不是一下子可以轻易扭转过来的,必须用更大更全面的努力来逐步实现。
这两年连续出现较大的财政赤字,增加了货币发行,影响了物价的稳定,使城镇居民特别是一部分没有奖金收入的职工受到了物价上涨的损失,党和政府决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当然,由于这两年整个生产和供应都是增加的,国家对于粮食、棉布、食油、煤炭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又一贯采取购销差价补贴、保证销价稳定的方针,城乡人民的储蓄存款逐年增多,企业和地方的一部分机动财力当年没有花完也转化为银行存款,因此货币增发量比财政赤字要小得多,市场物价上涨的幅度也比货币流通量增长的幅度要小得多。但是,如果我们不迅速采取坚决措施对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今年的财政仍然会出现较大的赤字,银行还要增发大量的货币,其结果物价就还会上涨。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不但职工而且农民这几年在经济上得到的好处就会逐渐被抵销。这就会产生多方面的严重后果。这种危险现在还是潜在的,我们必须避免,也能够避免。为了避免这种危险,就要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经过反复研究以后,认为对原定的一九八一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概算必须进行修订,以便在今年争取基本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并把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下来。下这样的决心,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负责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赤字庞大得惊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在我们国家里,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一般地可以做到不出现财政赤字,而在出现赤字以后,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依靠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努力,通过切实有效的调整措施,完全能够实现财政、信贷平衡,消除经济中潜伏着的危险。
必须指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消除潜在的危险,而且有更积极更深刻的意义。这就是要使我们的整个经济工作,从此摆脱急于求成的积弊,真正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办各项事业都量力而行,循序前进,讲求实效,使经济的发展同适当改善人民生活密切结合,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协调的稳定的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一九八一年计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
一九七九年提出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时候,明确规定了调整的任务,就是要针对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自觉调整比例关系,使农轻重和工业各部门能够比较协调地向前发展,使积累和消费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一九八一年在进一步调整比例关系的过程中,首先要争取做到基本上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基本上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停止财政性货币发行,同时把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下来。
一九八一年财政收入原计划为一千零七十四亿元
(不包括国外借款,下同),由于石油、煤炭产量调减,工业企业和工商税收入减少,加上外贸亏损和粮食购销补贴增加,财政收入调减为九百七十六亿元;财政支出原计划为一千一百二十四亿元,也调减为九百七十六亿元,减少一百四十八亿元,使支出和收入平衡。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和要求,一九八一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具体内容和重大政策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一九八一年基本建设总规模由原计划的五百五十亿元调减为三百亿元。其中,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投资由原计划的二百四十二亿元调减为一百七十亿元,减少七十二亿元。要下决心把那些不具备建设条件和建成后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建设项目(包括引进项目)坚决停下来,把那些同现有企业争原料、燃料、动力的重复建设项目坚决停下来。要把投资集中用于当前生产急需的建设项目,用于可以迅速建成投产的建设项目和配套工程,以及职工住宅和城市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对于停建缓建的项目,必须由现任领导班子负全部责任,切实做好善后工作,把设备、材料、建筑物真正保管好,严格防止损害、破坏和偷盗,尽量减少损失。
(二)压缩国防费和各项事业费、行政管理费。一九八一年各项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开支共减少六十四亿元。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费共减少十六亿七千万元。其他各项开支有增有减。对少数民族地区尽可能地加以照顾。各项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只能比计划减少,不能超支。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厉行节约,讲求实效,用较少的钱把事情办好。
(三)认真抓好农业和工业生产。增加生产,特别是农业和轻工业生产,是保证市场稳定、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的重要物质基础。要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继续完善和稳定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争取农业有一个更好的收成,争取在增产粮食的同时,多种经营有一个全面的发展。除了以畜牧业和林业为主的县(旗)和主要经济作物基地以外,应当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增加经济作物产量,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般不要挤占粮田。要确保轻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八,并争取更多一些。所有轻工业企业都要努力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增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钢产量由原计划的三千五百万吨调减为三千三百万吨,腾出燃料、动力和运力保轻工业生产。一切有条件的重工业企业,包括军工企业,都要了解市场需要,有计划地积极地生产消费品,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都要切实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生产,压缩“长线”产品,增加“短线”产品。
(四)大力节约能源。为了协调采储、采掘比例关系,搞好安全生产,一九八一年原油产量由原计划的一亿零六百万吨,调减为一亿吨;统配煤矿产量由原计划的三亿五千九百万吨,调减为三亿三千八百万吨。在能源总产量减少的情况下,要保证工业生产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必须从节约能源上狠下功夫。要建立和健全能源消耗的定额管理制度,抓紧改造耗能大的落后设备和工艺,严格控制耗油机具的生产和进口。国务院将陆续制定一批节约能源的法令、法规,并严格贯彻执行。
(五)整顿和改组现有企业。所有企业都要大力整顿生产秩序,彻底改变目前在许多生产和经营环节中存在的无人负责、大量浪费的情况,严格纠正私自提价、滥发奖金的歪风。对于产品不对路、消耗高、质量差、亏损大的企业,对于同先进企业争原料、燃料、动力、运力的落后企业,特别是那些落后的小企业,要坚决实行关停并转,有些要关停,重点是并转。国家要采取行政干预和经济措施并用的办法来促进关停并转,防止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要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提出各行各业、特别是机械工业的切实可行的生产结构改革方案。
(六)保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除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和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以外,要从商业、外贸和物资部门库存中拿出一部分商品投放市场,并继续扩大非商品货币回笼。为了加强物价管理,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国务院已经发出《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任何地方、部门和企业都必须坚决执行,不得违反。有关部门要对各种物价进行认真的清理和研究,提出分别处理的意见。
(七)安排好人民生活。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安排好城镇待业人员的就业。对于国家机关、科学文教卫生等部门中没有奖金收入、生活水平受到物价影响的那部分职工,要逐步地适当增加一些工资。国家的停建缓建工程和关停的国营企业的职工,国家照发基本工资,除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必要的生产劳动之外,要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并在教育结业以后,正式进行考核,作为以后升级和安排工作的根据。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住宅建设还要尽可能继续发展。
(八)加强集中统一。经济调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实现全国财政和信贷的平衡,需要在全国采取统一的步骤,实行统一的指挥。国务院认为,必须重申和明确规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1)中央决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所有地方、部门和企业都要坚决执行,不能三心二意,不能阳奉阴违,更不能顶着不办;
(2)各种渠道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统管起来,各省、市、自治区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方向要经国家计委审查、由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各部委的基本建设由国家计委统一安排;(3)财政税收制度和重大财政措施要集中统一,任何地方、部门和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应当上缴的税收和利润,不得超越国家规定的权限减免税收;(4)信贷管理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要严格遵守,控制信用投放,非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不得在计划以外增加贷款;(5)国家规定的重要物资、包括重要的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的调拨计划,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必须坚决完成,在轻纺工业的原料供应方面,全国要首先保证上海、天津、北京的需要;(6)要制定物价管理条例,加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随意提价、变相涨价;(7)要正确实行国家规定的奖励制度,严格检查监督,坚决制止滥发和变相滥发奖金,制止滥发加班加点工资、各种津贴和福利补贴;(8)加强外贸、外汇的管理,协调一致,统一对外或联合对外,禁止互相拆台;地方、部门和企业以各种形式向外借款,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审批办法和统一管理的制度。
(九)发行国库券和借用地方财政结余。为了弥补一九八○年中央财政的一部分赤字,国务院决定在一九八一年发行四十亿到五十亿元的国库券,主要向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分配发行。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农村富裕社队,可以适当认购。个人也可以自愿认购,但不得摊派。一九八一年全国财政收支打平以后,中央财政还有八十亿元左右赤字,而不少地方财政有结余,要求地方节约开支八十亿元左右,借给中央使用。这也是把财力集中起来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央在财力物力和其它方面实行必要的集中,会给各地方带来不少困难。但是,现在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经济全局的稳定,才能避免经济全局不稳时给各地方带来更大的损失。
调整国民经济是一个积极的方针。执行这个方针,在某些方面要退,而且要退够。这主要是指:基本建设投资要减少,各项开支要紧缩,超过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可能的加工工业要压缩控制,过高的生产指标要降下来。在这些方面的暂时的局部的退,是为了国民经济全局的长期的稳定的进。在其他方面,该进的还是要进。这主要是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部门有关人民生活日用品的生产要努力发展;重工业部门要在更好地为农业、轻工业服务方面,在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品种规格等方面,有一个大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能源、电力、交通的建设,科学、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和服务事业,还要尽可能地发展,当然一定要量力而行,反对一切浪费。利用调整的有利时机,还要有计划地对大批职工进行正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这是一种能够收到很大效果的智力投资。利用调整的有利时机,还要努力做好地质勘探、规划设计、方案论证、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研究等建设前期工作,为以后的建设作好准备。只要我们在该退的地方坚决退够,在该进的地方坚决前进,全面地贯彻执行调整方针,从长远来看,就不但不会耽误时间,而且会真正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我们调整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提高城乡人民的消费水平。过去两年,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现在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基本上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物价,增加农业和轻工业的生产,增加消费品的供应,目的正是为了保障城乡人民这两年在经济上得到的好处不致被抵销,并且为今后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创造物质条件。我们相信,经过调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以及各个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将逐步趋于协调,将更加适应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要求。当然,由于我们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只能量力而行,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只能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解决,离开生产的发展去谈改善生活是不可能的。国务院要求全国各级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所有负责工作人员,认真关心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凡是有条件解决的,一定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暂时确实无法解决的,一定要耐心恳切地把情况向群众说清楚,同大家一起在现有条件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努力把生产搞上去。这是保证经济进一步调整和政治进一步安定的必要条件之一,决不允许对这个重大问题采取官僚主义态度。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当然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就是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工业基础、技术力量和国内市场。这个基本方针是不可动摇的。我们决不能脱离自己的基本国情,幻想去抄袭某些有特殊有利条件的国家和地区依靠国际贸易而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发展的经验。但是,我们也决不闭关自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技术交流,这同样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调整期间,进口设备的规模要适当缩小,某些同国外合作的项目要相应作些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方针的改变。在自力更生为主的条件下,今后还要借些外债,努力把借到手的资金十分谨慎地使用;还要结合现有企业的改造,引进一些有利的适用的技术。随着经济调整的进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同外国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领域会越来越广阔。
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会产生一些现在还不能完全预见到的问题,要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调查研究,分别解决。建议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和批准上述调整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政策措施以后,授权国务院对一九八一年的各项生产建设和财政收支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解决调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据调整的总的要求,国务院已经制定并将陆续制定一些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同时,将组织各部委的领导人员,带领一批得力助手下去,同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同志结合在一起,具体落实各项调整措施。
三、努力提高经济效果,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调整要求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而且几年之内不会有多少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生产以一定的速度稳定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在搞好调整的同时,使各方面的经济效果有一个大的提高。
我们的国家有近十亿人口,八亿多人口在农村,底子薄,人民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生活,积累不可能很多。经过三十年的建设,我们的工业和其它部门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它们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这些情况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走精打细算,努力提高经济效果,用较少的资金和物资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的路子。过去由于经济指导方针上的缺点和经济管理体制上的弊病,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低、消耗大、经济效果很差,生产、基建和流通各方面浪费都很大。对于这种情况,这几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收效还不大。如果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各个经济单位都能把主要精力转到抓经济核算,抓经济效果,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克服官僚主义,那我们的经济局面就会大为改观。
要显著提高整个经济活动的效果,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方针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过去我们经济指导工作中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往往重基建而轻生产和经营,年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新企业,而对于已经建设起来的许多老企业,常常不用极大的精力把它们经营好、管理好,对它们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人员培训、资金管理和生产、销售潜力的发挥注意得比较少,以致使它们长期陷于高消耗,低效率,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花色长期不变的落后状态。由于在生产上追求表面的产值,不顾市场需要,产销脱节,致使许多产品大量积压。生产和经营的这种不合理状态,加重了燃料动力和原材料供应紧张,又促使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通过这次调整,我们要坚决改变这种状况,不是靠多上基本建设、多铺新摊子,大量增加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而是主要靠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来扩大社会生产。要通过这次调整,端正我们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使经济建设真正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前进,讲求实效,走出一条在提高经济效果的基础上稳定发展的新路子。
在调整时期,我们要下功夫把现有的几十万个企业整顿好管理好,首先是把几千个大中型企业搞好。有几项工作要抓紧进行:(1)一定要做好企业的各项基础工作,健全责任制,搞好经济核算,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严格的劳动纪律。(2)积极进行企业改组,按照专业化协作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通过自下而上的联合同自上而下的规划和协调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3)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现有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首先是节约能源的技术改造。机械工业要由过去主要为基本建设服务转到主要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轻工市场服务。
(4)建立比较正规的职工教育制度,有计划地实行全员培训。我们要通过上述各方面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使现有企业在专业化协作的组织程度、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有一个显著的提高,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要显著提高整个经济活动的效果,另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要继续进行有利于调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生产、建设、流通中的经济效果很差,国民经济的结构不合理,是同现行经济体制的弊病分不开的。对这种体制如果不加以改革,我们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和经济活动的效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经济体制作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效果是好的,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好作用。现在农村经济开始繁荣,工矿企业开始有了活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制改革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否则,就没有今天的局面。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新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正在采取措施逐一加以解决。改革经济体制的方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在调整时期,前一段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要继续坚持,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要巩固和发展,少量的新的改革的试点还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具体说来是:
(1)保障农村社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生产经营的自主权;(2)已经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的六千多个企业,要继续把试点工作搞好,认真总结经验,使各项办法不断完善;(3)没有进行试点的企业,继续实行企业基金制度,或者实行财务包干的办法;(4)少数企业和个别城市已经进行“以税代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试点,要继续做好,取得经验;(5)市场调节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继续进行,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预测、预报工作,加强必要的行政干预,以减少盲目性;(6)在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允许城镇个体所有制经济适当发展。这些改革搞好了,不仅不会妨碍调整,而且有利于调整的进行。当然,在调整时期,各项改革要服从于调整。有些改革从长远来看是合理的,必须搞的,但同当前的调整要求有矛盾的,就要适当推迟。把改革的步子放慢一点、稳一点,有利于各级领导集中精力抓好调整,也有利于改革本身健康地进行。调整搞好了,比例关系比较协调了,市场供求比较平衡了,就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我们在调整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使经济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的同时,要以极大的努力办好现有企业,搞好有利于调整的体制改革,使经济效果不断提高。只要这样做了,尽管基本建设投资减少了,生产仍然可以向前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的经济效益会日见提高,人民得到的实惠会日见增多。
各位委员!
要保证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政治上实现进一步的安定。继续巩固和发展目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恢复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严格取缔敌视社会主义分子的违法活动和其他破坏社会主义经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活动,使经济调整工作得以不受干扰地进行。
要保证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还必须大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振奋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提高主人翁的责任感,发挥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生产,做好本职工作。各级政府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要以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下层,和群众同甘共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认真负责地研究和处理好各种复杂的问题。我们要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恢复和发扬解放初期的创业精神,恢复和发扬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当然,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六十年代初期的情况不同,和延安时期、和建国初期也不同。但是,当时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永远是必要的,永远是我们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宝贵武器。只要我们振奋革命精神,团结一致,紧紧依靠广大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经济调整的重大胜利,把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稳步地推向前进。
以上报告,请各位委员予以审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