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经济联合为消费品生产插上翅膀 湖北老河口市缝纫机厂组织经济联合迅速增加生产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09
第3版()
专栏:

经济联合为消费品生产插上翅膀
湖北老河口市缝纫机厂组织经济联合迅速增加生产能力
老河口市缝纫机厂与25个企业联合,使缝纫机生产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质量,带动了各个企业的共同发展。实践说明,围绕“拳头产品”组织专业化协作和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是调整工业经济、搞好工业生产的有效途径。
——编者
湖北省老河口市缝纫机厂从1977年以来,采用专业化协作的形式,先后与25个企业进行经济联合。去年,这个厂实际生产缝纫机47,000架。产品质量经评比在全国40家缝纫机厂中名列十一,在省内三家同业厂中名列第一。
实行经济联合,没花多少投资,生产能力猛增。1976年,老河口市缝纫机厂刚开始生产缝纫机时,只有二百多名职工,69台通用和专用设备。当时,主要零部件都是从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协作解决,全年只生产了300架整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第二年他们主动与本市的一家军工厂以及铸造厂、五金一厂、皮革厂、橡胶厂搞联合。一联合,就旗开得胜,这一年拿出整机2,700架,生产能力达到5,000架。他们尝到了经济联合的甜头。1978年,他们又进一步扩大了联合的范围,与弹簧厂、钢丝钳厂、草袋厂、制盒厂等七个单位签订了联合的协议。当年生产能力增加两倍,达到15,000架。近两年来,为了供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他们又与江山机械厂、襄阳拖拉机厂等单位联合。到目前为止,参加联合的共有25个企业、单位。其中,全民所有制的大企业、几十人的街办小厂,军工企业、民用企业,城市工厂、农村社队企业,本地企业、外省企业都有;既有直接的联合,也有间接的联合。
只有互利,才能自愿。自愿互利是搞好联合的基础。解放街铸造厂为缝纫机厂生产机架铸件。这是个街办企业,由于人员少、设备差、技术水平低,开始,铸件质量不过关。缝纫机厂本着互利互助精神,给了机架铸件所需的型板和70套砂箱,派人帮助整顿工艺,使这个厂的铸件正品率由56%上升到84.1%;还照顾他们生产能力低、经济效果差的具体情况,连续四年按内部价进行结算,每吨铸件比商业价高百分之十左右,使铸造厂有利可图。联合四年来,解放街铸造厂为缝纫机厂提供机架铸件十万多套,支持了缝纫机生产;同时,铸造厂的生产也得到发展,固定资产比原来增加一倍,1980年的产值比联合前的1977年增长2.8倍,企业扭亏为盈,去年盈利五万多元。
老河口市缝纫机厂的经济联合由各单位各自独立核算,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为了有效地安排和组织生产,着重抓了以下几件工作:第一是搞好合同、协议的制定,在协议中,规定有一定的违约惩罚措施,报法院备案,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二是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检查合同、协议的执行情况,并就存在问题进行磋商,达成谅解。第三是狠抓提高产品质量这一中心环节,努力实现均衡生产。
围绕缝纫机整机形成专业化生产一条龙,“三愁厂”变成了赢利厂。经过几年的努力,围绕老河口市缝纫机厂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的一条龙,和固定的生产线、车间或厂。缝纫机中一些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加工困难的关键件,如梭床、改梭、梭心套、送布轴、台压轴、上轴、小连杆等,都由军工厂、襄阳拖拉机厂等三大主力厂分别承担,因为他们的设备和技术有保证。
参加老河口市缝纫机厂联合的单位大多是几十人、百把人的“三愁厂”(愁生产、愁销售、愁发工资),有的则长期亏损。通过经济联合,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发展了缝纫机,另一方面也为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市机械厂有三百多人,两年来基本没有生产任务,前年拚死拚活只搞了6,000元利润;去年参加联合后,产值增加56万元,利润增加五万多元。据统计,市属十个参加联合的企业去年仅联合部分的工业总产值即达210万元。
湖北省经济委员会报道组(据《湖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