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音乐评论中的“捧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11
第5版()
专栏:

  音乐评论中的“捧杀”
  于庆新
近来,在一些音乐评论中,一种不切实际的赞扬和吹捧的庸俗风气日渐滋长。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在《骂杀与捧杀》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现在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此话不也正切中当前的时弊吗?
例如,对一些初出茅庐的青年歌唱演员,不是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而是笔下生花,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人民歌唱家”——这是崇高而严肃的称号,可它在某些人的笔下却成了廉价的桂冠,任意奉送。
又例如,有些歌唱演员为迎合少数观众的低级趣味,亦步亦趋地模仿某些港台歌星的庸俗风格。对此,一些评论者非但不帮助人们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反而大加赞扬,似乎这才是当今中国乐坛的正宗。这就使得通俗与庸俗、轻快与轻佻、洒脱与放荡、委婉细腻与矫揉造作等等都混为一谈了。
声乐表演艺术是声与情、技与艺等诸种因素融于一体的完美艺术。无论西洋传统唱法、民族民间唱法,还是要新创我国独立的声乐学派,都离不开坚实的基本功作根基。只有那些在艺术的道路上勤学苦练、精雕细琢,并在声、情、字、味……各方面达到较高水准的人,才能誉为歌唱家。这绝不象贴近话筒哼几支港台流行小曲那般轻而易举。声乐艺术上常讲声情并茂,以情带声。但不是以情代声,有情而无声者是不足取的。更何况某些歌唱演员所抒发的往往并非健康、高尚的情操,而是矫揉造作甚或不健康的情调呢!
近年来,歌坛上新人辈出,形势喜人。青年时代正是艺术家迸发火花的黄金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是艺术事业的主力军。在攀登艺术高峰的征途上,青年人既需要老一辈艺术家及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扶持,也需要正确的批评和引导。那些庸俗的捧场和廉价的喝彩,不仅污染了我们的音乐论坛,也会使被捧者误入歧途。
我想,每一个向艺术高峰前进的登攀者,若能在掌声和鲜花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的态度,并非轻而易举。这就向我们的音乐评论者们提出了要求:珍惜他们的天赋,给予实事求是的赞扬和批评,使他们的艺术才华得以健康地发展。要做热情的浇花人,万勿做庸俗的捧杀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