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美欧关系的动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12
第6版()
专栏:新闻综述

  美欧关系的动向
  新华社记者 于恩光
来自苏联的威胁和挑战促使里根就职后加强了美欧之间的协商和合作,减少了互相猜疑,被认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动向
最近,大西洋两岸的政治气温有所上升,美国与西欧盟国之间的协商合作气氛增强。这在国际风云莫测的形势下,被认为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动向。
美欧之间的关系,历来是既合作又争吵。它们的具体处境和利害不完全一致,经常发生矛盾本来是不足为怪的。但是近年来大西洋两岸之间的波浪很不平静。美国与西欧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缺少协商,步调不齐,裂痕扩大,互不信任增加。
美国与西欧国家都感觉到这种状况对西方联盟的危害性。在里根政府就职以后,美国和西欧国家都想趁机为加强协商和合作做出努力。
里根政府强调要把改善同西欧盟国的关系摆在重要的地位。它认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西方“共同安全的基础”,而盟国之间的协调一致则是一起对付面临挑战的“关键因素”。
里根进入白宫的第二天立即同西欧主要国家的政府首脑通电话,表示加强协商和合作的愿望。接着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一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分别邀请英国首相和法国、西德、意大利外长访美,交换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协调立场。里根特别向来访的西欧领导人强调,美国今后一定同盟国保持经常的、密切的协商,并保证美国决定政策时不会出现使西欧感到意外的情况。同时,美国国务院派特使去西欧,专门就萨尔瓦多局势和美国对策向盟国通报。
通过一连串的高级会谈,美欧之间互相靠拢、协调,扩大了谅解的领域,减少了互相猜疑。例如:
——在苏联一年多前入侵阿富汗之后,美欧之间行动不一,互相抱怨。现在各国都认为应坚持共同的目标:苏联从阿富汗撤出军队。
——西欧共同市场国家去年提出关于中东问题的“欧洲倡议”,也引起欧美之间的唇枪舌剑。现在美国认为中东地区的当务之急是阻止苏联的扩张,西欧参与中东事务“在广泛意义上”同美“目标一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年前曾经通过决议,要求成员国每年实际增加军费3%,在实施过程中,美欧又发生分歧。现在美国表示为了对付苏联军事力量的膨胀,欧美都要拿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不必在百分比上进行争论。
——在当前两个“热点”——波兰局势和萨尔瓦多问题上,美欧都警告苏联,如果苏军入侵波兰,它就要承担在东西方关系上的“深远后果”,同时也都谴责苏、古干预萨尔瓦多事务。
——对于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召开美苏首脑会议的建议,美欧都同意盟国间要认真研究和协商。美国提出要对苏的建议坚持“联系”的原则,英、法等要求苏联拿出实际行动,例如从阿富汗撤军,以示其“诚意”。
当然,最近的一系列协商也表明不同程度的谅解并不等于分歧和矛盾的解决。即使在已经有所谅解的问题上,各国的具体想法和作法仍然有相左之处。至于在其他一些牵涉更为广泛的东西方关系、裁减军备和欧洲防务等问题上,欧美各国长期以来强调重点不同,步调更非一时可以统一的。
欧美之间增加协商和合作的趋势,同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关连。苏联的威胁和挑战,使得美国和西欧国家必须协调动作,认真对待。里根政府上任后,注意同盟国的协商和合作,看来适应了这种形势。
虽然大西洋两岸的矛盾和争吵仍将不时发生,但如果能沿着目前协商与合作的趋势发展下去,有关各方都将从中受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