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袁氏拼音汉字方案试验效果好 四至六岁的学龄前儿童,用150课时即可达到见字就能读、会说就能写、相互间用文字可交流思想的程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14
第4版()
专栏:

  袁氏拼音汉字方案试验效果好
四至六岁的学龄前儿童,用150课时即可达到见字就能读、会说就能写、相互间用文字可交流思想的程度
本报讯 汉字现代化研究会会长、美籍教授袁晓园女士创造的拼音汉字方案,在北京东城区织染局小学试验半年后,取得良好效果。四至六岁的学龄前儿童,用150课时即可达到见字就能读、会说就能写、相互间用文字可交流思想的程度。
袁氏拼音汉字方案是由汉字形体脱胎而来。方案共108个字母,其中基本公音和基本母音39个,混合公音和定调母音69个。混合公音和定调母音是由基本公、母音有规则变化而来,学会39个基本字母,其他69个字母就很容易掌握。袁氏方案拼音的特点是介音溶于声母之中,声调溶于韵母之中,形成简洁的声韵双拼。在108个字母中,还确定58个作义标,用以区分同音字。每个新拼音汉字最多由三个字母组成,类似淋、树、彻等字的结构。袁晓园教授经多年的对比研究,认为汉语没有西方语言时、数、性、格等繁琐的变化,是进步的;汉字具有配合汉语简短、明确特点的适应性。她吸取了汉语、汉字的这些特有的进步性,克服汉字繁难的缺点,创造出一套新的拼音汉字方案。试验证明,学龄前儿童或文盲,容易掌握;识字者也容易适应。
参观过实验的中外学者认为,袁氏方案很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他们希望有关方面支持并扩大这种实验,使袁氏方案在各种文改方案中占有地位,让群众从中鉴别哪种方案较为优越。
袁氏方案在北京实验之前,先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实验,效果也很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