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时刻不忘自己是个共产党员——记安徽女造林模范吴光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15
第1版()
专栏:实干家

  时刻不忘自己是个共产党员
  ——记安徽女造林模范吴光英
我国林业战线的劳动模范、安徽省含山县林头公社杨山大队女共产党员吴光英,从43岁登上光秃秃的荒山,至今已迎来了第十八个春天。大队的三千多亩荒山绿化了,她自己却满头白发。
杨山大队过去“地薄山秃,缺水少树”。为了改变自然面貌,大队从1958年起接连派党员、干部几次去绿化荒山办林场,都失败了。1964年,大队党支部决定把任务交给大队妇联主任吴光英。消息传开,群众议论纷纷:“办林场男人都吃不了那份苦,交给一个妇女能行吗?”吴光英也担心林场办不好,丢人。再说家里只有母女俩,丈夫在外地工作,小女儿正读小学,家务事也挺忙。但她一想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就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她把孩子交给丈夫,动员了两对能吃苦的夫妇和两个无牵无挂的青年,然后把自家房门一锁上了山。
当时的杨山林场还是满目荒草乱石,除了六七间破草屋外,一无所有,吴光英就把自家的锅、碗、瓢、勺、桌、凳、盆等拿来与大家公用。然而最困难的还是栽树没有种苗。买吧,社员穷得叮当响。她带着几个人四处奔走,每人持竹竿、布袋,见树种就采。自采、自育、自繁的结果,满足了林场造林的需要。这里山高、坡陡、石头多,怕旱又怕涝。遇到大旱之年,栽两三棵苗就要下山挑一担水;逢到大雨过后,又要赶快上山把冲倒的幼苗棵棵扶起。林场一年四季,每天东方刚麻亮就听见吴光英的哨子声。
十年动乱,吴光英受到一次严峻的考验。1968年,她的丈夫——一个区农技站长被批斗了,她的小女儿只好回林场跟随妈妈。批斗风很快刮到了杨山大队,有人贴起吴光英的大字报。吴光英却忍辱负重,巡山护林,坚守岗位。偷砍树的人一旦被她发现,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罚款。有人当面讽刺挖苦她:“你现在还那么神哪,看你能蹲在山上一辈子!”她义正辞严地回答:“你说对了,我就是要在这里蹲一辈子!”
吴光英坚持绿化荒山18年,年年流下汗水,她自己从没有用一根木材做过家具。她家在林场周围的亲戚很多,可是谁想靠她的面子私自买点树、砍点树枝,只能遭到她的拒绝。
吴光英经常对青年人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还为他们的婚姻恋爱“搭鹊桥”。现在已有两对青年在林场安了家,其他青年也都决心扎根山场,献身林业。1979年8月,吴光英又把退休回来的老伴动员上了林场,负责守护一片成材的杉木林。
新华社记者 张传宣
新华社通讯员 倪鹤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