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阅读
  • 0回复

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当燕雀恋小巢——记非专业女青年科技工作者郭秀莲、王竹平发明防火纸及其制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17
第3版()
专栏:

  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当燕雀恋小巢
  ——记非专业女青年科技工作者郭秀莲、王竹平发明防火纸及其制品
“纸里包不住火”这个人们几千年来的说法,已为两个非专业科技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所打破——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王竹平研究发明的HD防火纸及其制品,具有良好的防火隔热效果,为防火工作提供了新技术、新材料,填补了我国一项空白。
有12个省、市和部队的许多人看过郭秀莲、王竹平的现场表演:她们在600×400×360(mm)的防火纸箱和规格相同的普通纸箱内,同样装入尼龙、涤纶织品、鞭炮、火柴、烟花等易爆易燃物品,平置于地面,两个箱体相距5米,同时间分别向每个箱体浇注汽油1公斤后,立即点火试烧。结果,防火纸箱在6到7分钟汽油烧尽后,箱体完好,内装物品如新;而普通纸箱在汽油烧试20秒时,箱内鞭炮爆炸,1分20秒时,箱体全部烧成灰烬。对此,观众们“啧啧”叹为奇迹。
经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应用部门共56个单位派出代表参加技术鉴定会鉴定,这种HD防火纸及其制品用火烧烤时,无明火蔓延,无暗火阴燃,经过烈火反复作用后只会炭化,但炭化后成为带有韧性的炭化膜,具有一定的隔火隔热作用。它有广泛的使用价值,为国家物资包装、仓库储存、文献档案资料保管等方面,提供了安全防火、隔热的新产品。与会代表认为,这项科研成果适应了四化建设的需要。
郭秀莲今年36岁,王竹平(回族)33岁。她们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原来在呼和浩特市的一家小型涂料厂工作。她们在涂料使用实验工作中,看到普通纸箱涂用防火涂料后有一定的防火性能,但带来工序增多,造价增高,箱体增重等不利因素。于是,她们开始设想研究一种不用涂料的防火纸及其制品,为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由于她们只是从事生产的工作人员,没有科研工作条件,工作遇到很大困难,她们就自选课题,自备经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学习和研究。从1977年1月开始,她们每月从自己工资中节省20元钱,用于购买专业书籍、技术资料、各种化学试剂以及各种试验用的纸张和器皿,每天工余、家务以后挤时间自学和进行各种试验。两年中,她们以顽强的毅力读完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矿物学、非金属学、陶瓷学等专业书籍及大量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多次实验,终于在1978年底取得可喜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完善这项科研成果,并尽快地形成生产力,1979年3月,她们得知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正在从事防火材料的研究,具备科研条件,便毅然放弃城市生活,离别父母、丈夫和儿女,不远千里,来到地处东海之滨的一个偏僻山区的县办集体企业单位工作。地区的差异,气候的变化,生活习惯的不同,都给她们带来极大的困难,但她们在家庭成员、指导老师和领导同志的勉励下,从未动摇自己的决心和信念;甚至在水土不服,全身皮肤生疮感染,痛痒难忍的情况下,仍然一天坚持工作十多个小时,常年星期日、节假日都不休息,终于研制出了造价低廉、工艺简便、无毒害的高效防火新产品。她们的实践说明:有志者,事竟成!
本报记者 曾祥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