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培育新一代的“起跑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20
第7版()
专栏:朝鲜通讯

  培育新一代的“起跑线”
  本报记者 徐宝康
“三岁养成的习惯,60岁也改不了”,这是朝鲜流行的一句话。朝鲜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十分重视幼儿教育,把学龄前的儿童教育视为培育一代新人的“起跑线”。
目前,朝鲜北半部的托儿所、幼儿园已有六万多所,入托和在籍人数超过35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近年来,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多,占全部教育经费的六分之一。不论是繁荣的城市,还是偏僻的山村,都办起了托儿所和幼儿园,国家和社会免费对所有儿童实行抚养教育。
把幼儿教育纳入国家11年制义务教育的轨道,是朝鲜狠抓幼儿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朝鲜全国各地凡是满四周岁的儿童,便开始在幼儿园里接受国家统一、正规的义务幼儿教育。幼儿园分小班和大班,满五周岁的儿童进入大班。全国的幼儿园统归国家普通教育部管辖,使用统一的教育大纲和教材。
朝鲜对幼儿教育的基本方针是以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为主,同时有计划地开展智力教育和丰富多采的文体游戏活动。一天,我们去参观平壤综合纺织厂幼儿园,正逢孩子们在上课。大班正在院子里学习集体舞,在手风琴优美的曲调中,孩子们围成一圈载歌载舞,见到我们,纷纷跑上前来立正鞠躬问:“叔叔好!”走进二层大楼,教室里不断传出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在小班的一间教室里,我们看到一群四岁的孩子正在做十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教员拿着九个苹果和梨的模型出题,并用十分柔和的语调问谁能解答。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右手,眼里闪烁着等待的神情。三个小朋友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很快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幼儿园的园长告诉我们:这些天真烂漫的儿童,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可以说是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幼儿园着重对他们进行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助人为乐、团结互爱以及文明、礼貌、卫生等教育。
保育员、教养员的文化程度和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幼儿教育的质量。这支举足轻重的保育队伍,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具有大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国家统一考核合格者才有资格加入这个队伍。目前,全国共有16所教养员大学,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女高中毕业生或具有二年实践经验的无级教养员,她们都是通过统一考核后择优选拔进校的。朝鲜保教人员同所有知识分子一样,不仅受到社会的尊重,而且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保教人员的代议员进入各级人民议会。对幼儿教育有功人员,政府授以“功勋教养员”等荣誉称号以及奖金。保教人员的工资略高于普通职工,物质待遇也较为优厚。
搞好幼儿教育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我们在平壤、元山、咸兴和不少郡级的工厂里,看到工人们正在为孩子们赶制童装、副食、玩具、教学用品;许多工矿企业、合作农场为孩子们建立了副食基地。卫生部门还在托儿所、幼儿园里设置儿童小医院,同时每年对儿童进行两次健康普查。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把宽敞、明亮的好建筑让给孩子,各行各业都从收入中拨出部分专款,扩建托儿所、幼儿园,添置和更新设备。
在平壤9·15托儿所参观时,所长道出了朝鲜人民心愿:“的确,我们身上的担子不轻啊,可一想到今天的事业是为了后代,那么,还有什么比抚育孩子更光荣的呢?”(附图片)
  朝鲜元山市的孩子们在托儿所里健康成长。
朱克川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