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有感于“看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20
第8版()
专栏:

  有感于“看脸”
  村彦
我回到了焦裕禄同志工作过的兰考,认识了粉碎“四人帮”以后调到兰考的县委书记。与他的一次交谈,对我颇有启发。兰考是豫东有名的穷县,后因焦裕禄的名字而名扬全国。十年浩劫中,由于骗取“焦裕禄亲密战友”称号的野心家兴风作浪,煽动打砸抢,使兰考生产力又遭到严重破坏。群众说他“只要自己的脸皮,不管群众的肚皮;只讨上头的笑脸,不看老百姓的哭脸”,“骗,骗,骗,骗个‘红旗县’,老百姓扛着‘红旗’去讨饭。”粉碎“四人帮”以前,兰考县每年外出逃荒的很多。1979年以来,兰考县委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使这个长期落后的老灾区农业生产两年跨了两大步:1979年粮食总产比1978年增长近两成,去年又比前年增加一成多,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但由于多年来假话成风,对数字的准确程度,总使人产生疑惑。县委书记深知人们的心理,他说:“数字可以说明一些情况,但我还是建议你亲自到农村转一转,看一看农民的脸,那比数字更生动!我们的政策如何,看群众的脸最说明问题了。”
是的,要去看看人民群众的脸!——这位书记十分坦率地说起他在“看脸”上的经验教训。他刚到兰考,在县的干部会上就是这么说的:你们过去有“揭老底”战斗队,我来“亮老底”吧!我是从不断犯错误的路上走过来的。最痛心的是1958年刮“五风”,使我当时领导的一个县的人民遭了灾难。基本教训是什么?是只注意看上级领导的脸,唯恐贯彻上级指示不力,挨批评;而对广大群众愁苦的脸、怒气的脸、流泪的脸……视而不见!后来,就只能看到父老兄弟们浮肿的脸、饥饿的带菜色的脸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应该是一致的,但检验上面制定的政策正确与否,我看主要要从广大群众的脸上去看哪!
书记从痛心的错误中总结出来的“看脸”,使我思想顿开。我到兰考农村走了走,看了看,看到了广大农民由衷的笑脸和那由于能吃饱饭而转为红润健康的脸!这笑脸,象钥匙开锁一样消除了我的疑惑。多看看广大群众的脸吧!——人民的公仆,你要对你的工作以及作风等等做检查吗?请以人民的脸做明镜照照吧!但为什么多年以来一些干部生出这种毛病:只看上面的脸,不看下面的脸呢?这从根本上说与我们干部制度不健全有关,因为一个干部的升降、奖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上级领导的印象,而不是广大群众的意见。干部不能完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看来,要真正把“看脸”的习惯扭转,还要有一番制度的改革才行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