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奇异的眼睛——记湖北鄂城县华容公社气象员单双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23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奇异的眼睛
——记湖北鄂城县华容公社气象员单双双
二十七年前,湖北鄂城县华容公社气象员单双双才四岁,他被顽皮的孩子用弹弓打瞎了右眼。谁也没有想到:十六年来,他的左眼不仅能看见别人能看见的,还看见了许多别人看不见的。
“双双,地里的麦子黄了,你看看……”
单双双朝天一望,说:“明天是有钱难买的好阴天,可以开镰。”
“双双,田里的稻子割回来了,你看看……”
单双双朝天一望,说:“明天是红彤彤的大晴天,要抓紧时间打场!”
有一年夏天,天旱得象着了火,棉花叶子卷了边。公社紧急动员抗旱救棉。通知刚发出,单双双跑进公社说:“两天内有大雨。”第二天晚上,果然下了一场及时雨,节省了大批劳力大笔钱。
单双双看天,是看天上的云。他说:“云是天气的招牌、雨水的仓库。”没有米,做不出饭;没有云,哪来的雨?可是,并不是有云就有雨,要看是什么云,什么风,什么季节,什么温度,以及风向、风色、云状、云色、云向等等。里头有很多学问。
千姿百态,变化不停的天空里的浮云啊,象波浪,象丝绸,象鱼鳞,象……。单双双不仅仅看到这些,还看得清哪是淡积云、碎积云、浓积云、积雨云、高层云、密卷云、卷积云……而且一看见它们,立刻引起“晴”或“雨”的条件反射:“棉花云(即絮状高积云),雨快临”,“天上鲤鱼斑(即透光高积云),明天晒谷不用翻”,“逆风行云天要变”……
1964年,单双双小学毕业,回乡种地了。有一次,他在太阳底下晒谷子。突然乌云翻滚,大雨倾盆,有五千多斤谷子被淋湿,两千多斤被水冲走了。单双双心痛得要哭:“到手的粮食被天老爷抢走了!要能知晴知雨,摸着天老爷的脾气多好!”
他记起了夏?中老师讲的故事:“古时有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天天观看花草树木,用黄豆、绿豆记载天晴天雨,预报天气40年。”他想:“现在和古时候不一样了,县里有气象台,可是,十里不同天,要预报准确,还得自己动手。”
老师李幼山、夏法明鼓励他,借给他《大众气象》等书,送给他“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八个大字。他下定决心从“观云测天”做起。他知道:研究云状是“气象学”中重要的一课。这项工作,不要设备,不要仪器,不要本钱,要的只是眼睛——他有一只未瞎的眼睛!
他用大红纸写了两首决心诗,恭恭敬敬贴在堂屋里。他把妈妈给他做衣服的钱买回干湿温度计、《云与天气》等书。他把家里准备修房屋的木料做成简易气象杆和百叶箱。他搜集农谚,向老农和县气象站请教。吃饭了,他端着饭碗跑到屋外,边吃边认云。出工收工了,他仰着头边走边看。颈子酸了,他索性躺在路旁边看。有一次走在半路,他发现云状有变化,突然扑向地面找地埂做参照物,把同路人吓了一跳。生产队派他到水泥厂当临时工。一年多来,他笔记随身带,半夜到厂房后山观云。日夜六次,一天不漏。1975年,他调到公社农科所,从业余转成专职气象员。他日夜呆在所里,平时很少休息,春节也不回家。有一次,领导人把大门上了锁,不让他进屋。他除夕回家,深夜12点又赶回农科所。
气象资料记载的云状变化只有29种,单双双观察细致,分出了95种。他还根据当地情况修改和新编了气象谚语28条。例如:“高积云向北,旱情能解决”等等。生产队浸种、催芽、排涝、抗旱,都要请他参谋。航空部门想修飞机场,借去了他十多年的气象资料152本。他多次受到省、地区和县里的奖励。
去年,有一位姑娘爱上了他。新婚之夜,他对她说:“今后我们只要一个小伢。如果是男伢,叫观云。如果是女伢,叫爱云……”
本报记者 刘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