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从零出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23
第8版()
专栏:

从零出发
杨玉辰
“呜——”
69次直快一声长笛鸣响,渐渐隐没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天际,然而,车窗内那一张张生动的脸,却仍在我的眼前闪现。我伫立在月台上,思绪如翻腾的潮水……
这是奔赴祖国西北边疆的列车。车上载有14名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立过战功的英雄。一年半以前,当他们戴着“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奖章从战场荣归以后,党把他们选送到军校深造;今天,当他们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以后,他们又愉快地奔向祖国的西北边疆。南疆——军校——北疆,为什么他们能谦虚谨慎,不居功骄傲?为什么他们能公而忘私,不贪图舒适安逸?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们?我久久思索着,寻觅着答案。
忽然,我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影:个头不高,稳重健壮,脸色黑黑的。他叫李明生,入学前是云南边防某部副连长,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就是他,在自卫还击战的战场上,被敌人炸伤了眼睛后,只休息了一天就去执行侦察任务;当穿插营受阻,情况万分紧急时,他勇敢地带领战士们冲出重围;当团长命令他抓“舌头”时,他只用了45分钟,就把一个敌特工排长捉到了手;当四名敌兵摸上团指挥所时,他果断地带领一名战士将偷袭的敌人一一击毙……每逢有人提起他的英雄事迹时,他总是腼腆地说:“都是过去的事了,提它干啥?现在,我可是一个零。”
从战场到军校,按李明生的话说,这不过变换了一个新战场。这里虽没有生与死的搏斗,却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在新的考验面前,李明生依然挺身而上。由于他理论基础差,学习合成战术十分吃力,但他从头学起,“笨鸟先飞”,每天比别人多学两三个钟头,硬是取得了两门优秀、两门良好的成绩。在荣誉和赞扬面前,他处处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在群众中,被大家称为“平凡的英雄”。当我向他请教进步的“诀窍”时,他还是那句老话:“我的每一步都是从零开始的!”
毕业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了,如何对待毕业分配,这是对李明生又一次严峻的考验。李明生也曾有过自己的设想:或回到原部队,同那里的首长和同志们并肩前进;或调到离爱人近的大机关,舒舒服服地工作、生活一辈子;或同爱人一起调回河南老家,安排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却使他做出另一种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早在暑假探家时,他就把自己的打算向爱人交了“底”,回校后,又两次给爱人写信做工作,爱人终于支持了他,并且表示:“就是走到天涯海角,我也跟着你!”爱人的支持,更坚定了他去边疆的信心。一天,学员队的政委询问他对分配的想法,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句话——服从分配。”政委第二次找他谈话时,他更明确地提出了到新疆工作的请求,毅然向校党委第一个交上了申请书。
毕业典礼结束后,我找他进行最后一次采访,他那意味深长的话语至今还回响在我的耳边:“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只有一个抱负:永远改造自己,永远把自己当作一个零,任何时候都从零做起,从零出发!”
“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我想起了郭小川同志的诗句,我终于明白了——
“从零出发”,这正是革命战士李明生的广阔胸怀!
“从零出发”,这正是革命战士李明生的决心和抱负!
现在,他又从零出发了。荣誉和功劳没有打进他的背包。他只把党和人民的期望装在心里,将保卫祖国的重任挑在肩上……
高翔吧,从零出发的雄鹰,祖国的边疆需要你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