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莽莽原野绘新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25
第7版()
专栏:坦桑尼亚通讯

莽莽原野绘新图
本报记者 李红
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原来工业落后,只以剑麻业和米库米国家动物园而著称。现在它已是坦桑新兴工业区之一。
莫罗戈罗省在达累斯萨拉姆以西约二百公里,原只有一条中央铁路横贯东西。现在新修的坦赞铁路和大北公路都经过这个省,交通发达。乘车奔驰在大北公路上,沿途可看到新架设的高压电线和莫罗戈罗市郊区星罗棋布的新建工厂。省计划官员告诉我们:1967年之前,这个地区几乎没有工业,只有一点点小作坊,加工木材、剑麻和棉花。大变化发生在1967年的《阿鲁沙宣言》之后,工业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
首先引起我们兴趣的是基达图水力发电站。它建在戈阿米和戈罗戈罗山谷之间的大鲁哈河上。水电站除堤坝外的全部工程都在开凿出来的花岗岩石洞之内,可说是一座地下水力发电站。第一期工程是从1970年开始的,修筑了350米长、8米宽、40米高的堤坝,建成的水库可蓄水一亿多立方米;开凿了10米宽、7米高、9.6公里长的地下水洞,和80米长、14米宽、30米高的地下发电机组大厅,挖掘岩石达100万立方米;安装两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0万千瓦。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之后,接着又开始了第二期工程,在大鲁哈河上游姆特拉地方筑起260米宽的大坝,造成可蓄水32亿立方米的水库,在基达图安装共10万千瓦的两台发电机组。第二期工程去年业已完成。坦桑尼亚朋友说,这个水电站的建成是坦桑尼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昂贵石油发电的时代,“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自然资源作为发展的动力了”。从基达图发出的电,不仅供给莫罗戈罗用,而且输送到达累斯萨拉姆、坦喀,甚至阿鲁沙、莫希了!
从基达图发电站出来,就是沃野数百公里的基隆贝罗平原。独立之前,这里完全是一片荒原,在羊肠小道旁只有几户猎人和捕鱼人。独立之后,经过多年开发,在这里建起一个有8,000公顷甘蔗田和年产8.5万吨糖的农工联合企业。农业经理带我们参观了工厂、甘蔗田和居民区。
在莫罗戈罗市郊,我们看到坦桑尼亚政府利用本地资源而建立的一系列工厂。他们为了利用葵花籽、棉花籽和木棉籽,在1979年建起食用油加工厂,每天可生产油30吨。此外,还有生产能力很大的莫罗戈罗烟草加工厂。在皮革厂附近,又建立起制鞋厂和提包厂,就近取料,布局合理、经济。
更可喜的是我们在莫罗戈罗的蒙古拉县看到了坦桑尼亚初具规模的机器制造业。这个机器制造厂有铸造、锻工、机械加工、组装等车间,有许多大型精密机床。它现在生产多级水泵、碾米机、咖啡脱壳机等,也制造邮电部门通讯器材和汽车配件。坦桑尼亚朋友兴奋地说,“坦桑尼亚过去只能进口机器,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制造机器了,制造业就从这里开始的!”
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于是坦桑尼亚政府在1969—1974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决定在莫罗戈罗附近建立“发展管理学院”,训练高级管理人材。我们参观了这个学院。学院院长说,坦桑尼亚以前全国没有一座专门培养高级管理人材的学院,大部分都送到外国去学习。然而外国都是按自己的需要培养学生,坦桑尼亚也要按自己的需要培养人材。这个学院建立之后,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都很重视。尼雷尔总统和琼布副总统多次视察教学。政府为学院聘请24位外国专家,又购置电化教学设备和图书。自1970年至今,已有三千多个学生毕业,分配到企业和国家机关担负重要工作。
莫罗戈罗工业的发展,加强了坦桑尼亚的工业基础,填补了国民经济中的空白,增强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尽管还有许多困难,如零配件不足,开工率低,企业亏损,管理也有待改进等等,但这些都是前进中的困难。重要的是坦桑尼亚人民已经在莽莽的原野绘出了新图。
(附图片)
莫罗戈罗皮革厂外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