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访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26
第3版()
专栏:专访

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访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
“中国人要热爱中国,这是天经地义的。过去,我们搞‘科学救国’,做不到;搞‘教育救国’,也做不到;现在做到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我们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记者访问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请他谈谈如何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今年,苏步青教授正好八十岁,也是他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周年。半个世纪来,苏老象一位辛勤的园丁,在高等教育的园地里,用自己心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数学人才,有许多学生已成了驰誉中外的学者。现在,国内有二十多所大学数学系的系主任是他的学生。苏步青教授喜欢用诗来抒情言志。今年春节,他写了一首七绝:“历史长途走不完,高山外有更高山。直须磨尽皮和骨,养大儿孙好接班。”我们的谈话就是从这首诗开始的。
苏步青教授恳切地说:“我们搞学问,搞教育的人,想的就是怎样教育好青年,培养好接班人。看到我们培养的学生取得了成绩,心里就很高兴。”
当谈到怎样对青年进行教育培养时,苏步青教授说:“要教育青年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些青年人,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不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缺乏两种社会制度对比的实际感受,只看到祖国还比较落后、贫穷的一面,对外国的东西一味崇拜。还有些青年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某些挫折,便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都是不对的。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比较贫穷,科学技术比较落后,但解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人口多,八亿是农民,底子又薄,取得这些成绩是不容易的,这一点,外国人有时看得比我们清楚。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去年10月到复旦大学访问时说,你们国家这么大,这么多人,不比我们法国才五千万人口,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这话是很客观的。正因为中国还落后,就要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使国家强盛起来。对于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是应该尊重的,不然就不会去虚心学习;但绝不是外国什么都好,什么都学。有的青年被一些国家一时繁华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对资本主义国家缺少全面分析。现在,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交往日益增多,这方面的思想教育要特别注意。最近几年,我们学校出国留学的青年人和中年教师不少,临行前,我同他们谈话时总希望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我对他们说,你们在外国学习,将来得了博士学位,生活比国内过得好,人家要留你,你留不留?我们国家是比较穷,但你们要想想,我们国家这么穷,就派你出国留学,多么不容易,你要回来努力工作,把祖国建设好啊!”
苏老还谈到,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讲究方法。政治课要改进,单靠政治课也不够;有经验的老同志结合切身的经历和当前的现实问题和青年们谈谈,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他说:“就讲上大学吧,学生从进校以后到毕业,全部包下来,不缴学费,70%的学生还有助学金,这些钱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的;外国人给我们的吗?更不是的;还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国家花这么多钱供给大学生上学,这不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吗?”
是的,苏老一生在爱国的道路上冲过了几个关口的历史事实,就是教育青年的好材料。“五四”运动以后,他只身去日本,在日本学习的12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步紧一步侵略中国的时期。爱国的中国留日学生,都投入了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斗争,同时发奋学习。1931年,他得了博士学位,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职、高薪聘请他,他想到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知识拯救祖国,于是他毅然回国了。当时日本帝国大学还答应保留他半年的工资。他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竟一连四个月没有领到工资,生活真苦啊。就这样,他过了第一关。抗战爆发后,中国处于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日本帝国大学打电报要求他前去任教,他说:“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样,苏步青教授过了第二关。解放前夕,国民党要他到台湾去。他们造谣说,共产党不要教授,不要知识分子。苏步青不理他们那一套,说:“在我的学生、地下党员谷超豪的帮助下,我决定不跟他们走。”1949年春节,谷超豪送给他一张贺年片,上面写着:“恭贺新禧——毛泽东”。他为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张贺年片,仿佛是对苏步青教授过的三个爱国关的一个总结。
谈到“史无前例”的年头,苏老深沉地说:“十年动乱期间,我的爱国历史被说成了卖国罪状,但是我并不灰心,我想一个人只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四人帮’覆灭了,历史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我订了个计划,假日不休息,要抓紧工作,赶快做。话还要说回来,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接班人,还需要我们这样的人。我不能退下来,不能休息啊!”
访问结束了,这是记者第四次访问苏步青教授,每次访问都使我受到了教育,增加了对这位老科学家的崇敬。
本报记者 肖关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