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27
第8版()
专栏:连载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东生
九、“前有黄河,后有追兵”
送别了将军们,毛主席就率领“昆仑纵队”向东进发,夜行军改为白天走,以引诱胡宗南主力北上,便于陈赓大军从晋南渡河。果然,蒋介石命令胡军倾巢出动,将我党中央消灭在陕北或赶过黄河。
夏日炎炎,山沟里闷热无比。人们每天要走好几十里,宿营后还要工作到深夜,连续长途行军,使得人困马乏。毛主席骑在老青马上打盹呢。眼看他要跌下马来,卫士一把扶住了他。干脆,他下马步行,一路上和大家说说笑笑。队伍休息了。饭盒放在地上,毛主席吃着玉米饼和酸菜。头顶上,敌机呼啸而过。万团长纵马奔来,扬起的灰尘纷纷落进饭盒。毛主席笑道:“老万呀,你胡椒面撒得太多了吧?”人们哈哈大笑,万团长却很焦急:“主席,从南边来的敌人不吃不睡,要抢占绥德,拦截我们。”毛主席站起身来说:“好嘛,敌人不吃不睡,我们只好奉陪。走!”
队伍进村时,老乡们已经睡了。毛主席就在村外一棵树下办公。山坡上,小溪旁,亮起了上百盏油灯,远看,一片火红,极为壮观。山谷静悄悄,只有潺潺流水伴随着嘀哒嘀哒电报声。电台人员用木箱、门板、膝盖当桌,以背包、石头、树墩作凳,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参谋急匆匆走来报告:“刘邓急电!”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同志立刻围过来看电报,刘邓大军渡河以后,28天消灭敌人九个半旅。蒋介石调集二十几万大军进行“围剿”,并阴谋决堤放水,将刘邓大军和黄河两岸数百万人民活活淹死。连日来大雨倾盆,河水猛涨。毛主席原要刘邓休整十天再进军大别山。可是,形势十分紧急,和中央又联系不上,在此情况下,刘邓决定提前向大别山进军。毛主席看罢电报,抬头遥望南天,心情激动不已。在和周副主席、弼时同志商量以后,他在树下口授回电:“刘邓决心完全正确。敌判断我北撤,完全不料我南进。今后,遇到情况紧急不及请示时,一切由你们机断处理……”
“昆仑纵队”以急行军,抢在敌人前面过了绥德,粉碎了胡宗南的“拦截”计划。但是,战争风云变幻莫测。我军原想攻下榆林,不仅拖住胡宗南主力,而且使陕甘宁、晋绥、蒙绥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党中央创造一个安全的后方。然而,榆林攻不下来。援榆之敌和尾追之敌对我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在黄河以西、无定河以东、南北三四十里、东西五六十里的狭长地带,敌我双方集中了十几万人马。周副主席建议“昆仑纵队”立即过无定河向西,再一次插入敌人后方。但是找不到船;河又深,不能涉水过去。队伍走到黄河边,敌人也尾追而来。情况十分危急。毛主席两手叉腰望着黄河,怀着诗人的豪情说:“前有黄河,后有追兵……”弼时同志焦急地说:“主席,战斗一打响,可能到处都是战场。危险且不说,粮食就是大问题。我们有七、八百口子,天天要吃饭啊!所以,我还是劝你过河去吧。”周副主席也说:“战争正处于关键时刻,中央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指挥各个战场。我想,是不是先过河去,在对岸,也能听到陕北的炮声嘛!”毛主席感情深沉地说:“中央留在陕北,从军事上说,已经完成了吸引胡宗南主力、减轻其他战场负担的任务。但是,中央如果现在过河,离开陕北,那我们在政治上就输了!”弼时同志说:“等彭老总打了胜仗,我们再回来。”周副主席说:“兵不厌诈嘛!”“不,我们说话要算数,决不能失信于民!”毛主席充满激情地说:“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在看着我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党中央既要敢于为人民赴汤蹈火,又要善于领导人民前进,只有这样,它才会象昆仑山上的雪松,什么风也休想把它吹倒!”他的这番话把人们的心深深地打动了!周副主席感动地说:“我理解你的心情……”毛主席缓慢地说:“我也理解你们的心情……”弼时同志激动地说:“主席,你说吧!我们听你的。”毛主席上前一步,紧紧握着任弼时的手,热泪夺眶而出……
敌军逼近黄河边了。党中央、毛主席冒着极大的风险留在陕北不走,但命令西北局机关立即过河,并要葭县县委把住在河边的老百姓、伤病员、干部家属星夜往对岸转移。
“昆仑纵队”冒着漫天风雨沿黄河北上。山洪暴发,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敌军又尾追不放。在枪炮声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指挥战士和老乡架桥,毛主席坐在河边一块石头上批阅电报。彭总火速派兵来援。毛主席一行终于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结束了十九天的长途行军。              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